本网讯 夏日的拿口镇拿口村焦坑组,山坡上的木荷树苗舒展着枝叶,树下的瓜田里一派繁忙,瓜农们正熟练地采摘、搬运着饱满的大西瓜。 “这八亩山地种了2000株西瓜苗,今年头回试种就这么旺,预计能收3万多斤!”拿口村瓜农林伯伯擦了擦汗,望着满山的西瓜盘算着,“现在市价一斤1.1元到1.2元,光这一季就能添不少收入!”这份踏实的喜悦,正是林下种植为农民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回报。 拿口村这片山地原是培育木荷树苗的拨交林,由卫闽国有林场合作经营。“木荷树要长多年才能见效,前期没多少回报,这片林地就这么闲着,太可惜了。”拿口村党支部书记潘敏惋惜地说。后来他见镇上其他村利用林下空间种植黄精,便动了心思,邀请镇科技特派员到实地勘察,最终确定套种西瓜这类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 村里迅速行动,协调瓜农与林场达成共识,敲定套种方案。木荷幼林期的散射光和开阔空间,成了西瓜的“天然温室”,而西瓜生长中积攒的有机肥,又悄悄滋养着土壤,反哺木荷根系发育,形成“上有木荷苗长、下有瓜果增收”的良性循环,让闲置林地“活”了起来。 近年来,拿口镇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土地生“金”,为农民添“利”,走出一条生态与富民双赢的新路子。 作者:黄泓 审核:缪顺春 李婷 终审:陈一沿 邵武融媒 邵武市融媒体中心微服务平台,在线阅览邵武市热点新闻。 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