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吸引更多在外工作的邵武籍青年返乡创业,邵武市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回家乡来、助乡村兴”专栏,旨在通过宣传邵武籍青年返乡创业的典型故事,唤起更多邵武籍青年的家乡情怀,投身家乡建设,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生鲜活力,营造浓厚氛围。 今日推出“回家乡来 助乡村兴”专栏系列报道之三 和平镇:返乡青年“田间逐梦” 从都市逐金到深耕黄精 远离繁华的摄影棚与闪烁的霓虹灯,踏上和平这片故土难舍的小镇,上海滩崭露头角的影视才俊危智诚,在2016年的暖春悄然调转了生命的镜头。彼时他身处喧嚣光影中的企宣片制作与影视器材经销行列,名气初绽,但他心中的调色盘里,那来自故乡深处的绿色与梦想却愈发浓重清晰。于是,一场告别上演,危智诚挥别上海影视圈的伙伴,携同窗在故乡热土上擎起“福建和平古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旗帜,开启一段倾心描绘“乡村生态”与“文化养生”的山水画卷。 归来,并非易事,而支撑这份雄心的是科学与信念之柱。和平休闲农庄如今青翠满园,万千株黄精挺立如绿色哨兵,摇曳生姿间吐露的不只是自然的生机,更是危智诚与省农科院、武夷学院等智慧殿堂联手的印记——他们精心培育出“闽精1号”“闽精2号”等黄精新优势品种。从立体温室里万株娇嫩幼苗的无声生长,到和平周边那渐次铺展、总计跨越千亩的广阔种植基地,每一寸土地都无声书写着返乡智慧的深耕故事。 事业成功并非“独奏曲”。危智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曲谱,串联起由实验室到百姓餐桌的完整产业链。500余亩的中药材优株种质圃、良种繁育基地和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成为技术传播的“绿色殿堂”,田间地头亦是行走的“课堂”。培训会上倾囊相授,电话里解答疑难不厌其烦,如今穿梭于全国20多个种植点的他,已成为无数种植户与农村干部心中值得信赖的“黄精老师”。在危智诚的努力下,福建和平古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荣获“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福建省森林人家”“福建省星创天地”“福建省农业龙头企业”“邵武市回归之星”“南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多项荣誉。 他的舞台亦在阡陌之外的广袤市场。依托和平古镇独特的山水禀赋,邵武黄精经由危智诚团队的巧思,已化身丰富产品线,鲜品尝山野之鲜,包装干品携带轻巧方便,而一碗爽滑劲道的黄精面条里,更是流淌着铁城乡土的醇厚营养。下游市场的稳健,正强有力地牵引着上游种植产业的蓬勃向上。 家乡沃土,永远为归乡弄潮儿准备着丰厚的回报。近年来,和平镇持续厚植人才沃土,精准育苗、精心扶助,优化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回家乡来”之路不再艰辛迷茫;强化联结、放大“光芒”,深入拓展与省农科院、高校协作,力促更多如“闽精”品种一般的技术成果在和平落地转化,为产业持续赋能增效;深耕文化、擦亮名片,挖掘和平古镇深厚人文底蕴,融合黄精产品研发出和平特色研学和康养项目,让“邵武黄精”升格为乡村闪亮文化名片和振兴新增长点。 昔日繁华都市的“逐金者”,已成田野上躬身深耕的“追‘精’人”。万千黄精叶片承载的不只是自然赋予的能量,更是危智诚这样的邵武赤子反哺故乡的深情实践——每一片青翠都蕴含着一个共识:乡村振兴之道,不在于土地的遥远贫瘠,而恰恰在于呼唤青春力量归来时那份坚定的决心与执着深耕的步履。家乡的沃土时刻期待新雨,愿更多邵武儿女,怀揣梦想到田间播种,让青绿叶片铺就金色归途,共同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和弦。 作者:夏雯 审核:缪顺春 李婷 终审:陈一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