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黄立贵传奇(四)——峡谷截敌

2019-11-12 11:47:58 来源:   责任编辑:   

□罡风


1931年2月起,蒋介石派其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大规模"围剿"。在中央红军的连续打击下,至5月中旬,节节败退的何应钦急电负责福建“剿匪”的敌刘和鼎部第五十六师进入江西省“协剿”。闽北分区委接到中央苏区毛泽东、朱德指示:“迟滞国民党军的行动,保证中央红军主力进行反围剿。”随即命令黄立贵率闽北独立团从赣东南回师闽北,命令各地游击队对刘和鼎部沿途袭扰。

5月22日黄立贵从广丰率队直扑闽赣边界敌军必经隘口——桐木关,设伏截击。

桐木关,为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位于海拔2157米的武夷山主峰也是东南最高峰的黄岗山山下,过了这道关卡不远便是江西省,闽赣古道贯穿其间,立关瞭望,两侧高山耸峙入云,V形的大峡谷犹如一道天堑,直向江西铅山县伸展,雄奇壮观,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峡谷狭长,关隘处尤为窄小,部队施展不开,考虑到面对的是刘和鼎拥有炮营的正规部队,而我军的目的主要是迟滞敌军行动,黄立贵实地视察后,决定在正面关隘只留一个排阻敌,其余部队沿峡谷两侧递次布防,既可加大阻击纵深,层层阻击杀伤敌人,也可以有效降低敌炮火的威胁。

23日清晨,敌军先头部队进入谷口,组织一个营向隘口冲来,这时,黄立贵一声令下,隘口守军与两侧伏兵一起开火,在狭窄的山谷上的敌军成了我军的活靶子,在我军居高临下的打击下,敌人狼狈的退出峡谷。一会,敌炮兵部队在步兵的掩护下向桐木关隘口发射密集炮弹,一时关隘上弹片横飞,关门被炮弹炸飞,战士们几无防身之地,黄立贵命令战士向两侧退出。随后敌军炮火转向峡谷两侧不断射击,压制我军火力,我新组建的闽北独立团面对敌军强大的火力一时被打的抬不起头来,一个营的敌军在炮火掩护下趁机夺下隘口。为避免无谓的伤亡,黄立贵当机立断,调整战术,让开隘道,命令部队由阻击敌人改为沿峡谷两侧层层袭扰截击敌人。下午,二连发现几个穿着将官服装的军官在士兵的簇拥下,正穿过峡谷。二连向黄立贵报告,斩蛇先斩头,黄立贵立马组织一支突击分队,绕过前面的山坳,在敌人军官必经之处占领有利地形。这支敌军官队伍正是刘和鼎和他的司令部人员,在警卫连的簇拥下慌忙穿过峡谷。待敌人到山脚,居高临下的黄立贵突击分队一阵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趁着敌人的混乱,黄立贵一声“冲啊!”冒着硝烟带头向山下冲去。刘和鼎没想到这么一小股红军有直接冲击他警卫连的勇气,一时阵脚大乱,在警卫连的拼死抵抗下才狼狈逃了出去。惊魂未定,无心恋战的刘和鼎不得不边打边走,耗时整整一天,丢下300多具尸体,才冲出峡谷。

此战,迟滞了敌军行动,为中央红军顺利攻占广昌城争取到时间。

广昌被我军攻占后,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反围剿战斗已接近尾声,刘和鼎部第五十六师自桐木关慌慌忙忙赶到龙岗一线时,反而成了孤军,刘和鼎只得率部仓皇撤往建宁县城。5月28日,红一方面军总部率红三军团和红十二军主力继续向建宁城前进,求歼敌第五十六师,31日突然向建宁城发起攻击,于18时攻占该城,歼敌第五十六师3个多团。至此,中央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战役画上圆满的句号。战后,负责闽北“剿匪”的刘和鼎部元气大伤,被迫退往尤溪、古田一带休整,闽北苏区仅余地方军阀卢兴邦部和民团驻守。

面对这一有利局势,一个更大的作战方案在黄立贵心中酝酿成熟。 (待续)


分享到:
微观邵武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