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我和邵武共成长”征稿——搬家

2019-07-30 16:23:23 来源:   责任编辑:   

□黄日光


印象中,父亲搬过至少三次家。

第一次,他是作为劳动改造对象从我爷爷留下的祖屋里迁至农村的。那时我应该还未出生,因为据农村老家的邻居说,我是在农村出生的,所以大概是出生前父亲就从祖屋搬到乡下了。祖屋我是去过不止一次的,每次去都感觉城里的房子比乡下的好,因为城里的房子是结实的,而乡下的房子总不牢固。一到冬天,乡下的房子到处漏风,门都感觉要塌了。而城里的房子毕竟不是土坯垒的,它是那种古朴的框架结构房子,中间有一个大天井。门口就是街道。印象里,街道是石头渣子铺成的一条狭窄却不失热闹的去处。至少在当时的童年记忆里比乡下热闹得多。

第二次搬家已是改革开放后了,记得我刚小学毕业。那一年,父亲返城,一家人租住在一间很小的房屋里,厨房与人共用,厅堂前有一个天井。一到雨天,天井前形成一道道雨帘,煞是好看。沿街多是木制的平房,也有用土坯垒成的,但那些在城市的更远处。乡下的房子是在不知不觉中被遗忘的。城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新的伙伴、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惊喜……。

第三次搬家是在父亲进城后的第二年。父亲在单位申请到一片废弃的烂泥地盖房子。说到盖这座新家,父亲是舍了本的。他先是把乡下的房子扒了,将能用的木料全用在新家的建筑上。虽然只有三间,但已经耗费父亲所有积蓄。新家的外墙是用红砖砌成,当时那种红红的硬砖可不便宜。房子的中间是厅堂,两边各一间住房,厨房在水井边。说是水井,其实是烂泥田里冒出的一股清泉,父亲在盖房时特意为厨房砌的一个水池。水池挺深的,后来我们兄弟几个在里面放养过鱼和田螺。父亲在这所真正的新家住了近20年,其间我读完高中,上完大学,参加了工作,娶妻生子。印象中,家的前面是一大片鱼塘,我的大学学费以及弟弟们的学费大多靠它供着。更远处是一座山,后来知道那山是邵武的龙脉,叫鲤鱼山。现在想想,还真像!

直到21世纪初,我们的家都是靠父亲支撑起来的。如今老家已被拆除,剩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

而城市在高速发展,原来的旧家上盖起新家。当一座座新家拔地而起时,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旧家都变成了故土。

一扇扇窗户又亮起新的灯光时,我仿佛听见父亲原始的召唤……(作者供职于邵武兴业银行)


分享到: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