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20日,在肖家坊镇10千伏新厝线石门支立塔工程建设现场,一台载重无人机腾空而起,将200斤的塔材和工器具精准吊运至山顶施工点。这是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首次在配网建设中应用载重无人机运输物资,标志着邵武电网建设正式迈入“空中运输”时代。 10千伏新厝线石门支是邵武市供电公司今年重点改造的配网线路之一。为进一步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提升供电可靠性,该公司对该线路进行综合改造,其中新增的1基铁塔位于高山峡谷地带,地形陡峭,道路崎岖,青赔难度大,传统人力搬运效率低、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风险。 “以往施工,工人需要肩扛手抬,徒步跋涉1个多小时才能将材料运到山顶,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因体力消耗影响后续施工安全。”该项目施工负责人张培良介绍。面对这一难题,邵武市供电公司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引入载重无人机运输方案,实现物资“点对点”精准投送。 在当天的运输作业中,载重无人机仅用3分钟便将首批塔材运抵山顶,返程后迅速装载第二批物资,全程往返不超过6分钟。相较传统人力搬运,运输效率提升近10倍。 无人机可直线跨越复杂地形,单次载重达200斤,不受道路条件限制,既安全又高效。据测算,本次采用载重无人机运输后,一基杆塔的全部材料仅需一周即可完成运送,工期缩短50%,同时节省修路及青赔成本5万元,减少林木砍伐200余棵,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此次无人机技术的成功应用,是该公司强化施工机械化应用,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的缩影。近年来,该公司持续推进配网智能化升级,通过机械化破解施工难题,提升电网建设质效。 “无人机运输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还降低了对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电力保障。”该公司副总经理翁俊表示。 当前,正值配网施工黄金期,该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以配网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加快目标网架建设和智能化改造,并通过科技赋能与高效管理,进一步提升邵武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服务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下阶段,该公司将总结此次经验,在更多地形复杂的电网项目中推广无人机、智能巡检等新技术,推动电网建设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作者:朱丽 编辑:谭一璇 审核:缪顺春 李婷 终审:陈一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