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微观邵武> > 正文

回家乡来 助乡村兴 | 下沙镇:深耕40年,从“一袋菌”到“一罐蜜”多点开花

2025-07-22 15:39:56 来源:   责任编辑:   

【编者按】

为吸引更多在外工作的邵武籍青年返乡创业,邵武市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回家乡来、助乡村兴”专栏,旨在通过宣传邵武籍青年返乡创业的典型故事,唤起更多邵武籍青年的家乡情怀,投身家乡建设,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生鲜活力,营造浓厚氛围。

今日推出“回家乡来 助乡村兴”专栏系列报道之十

下沙镇:深耕40年

从“一袋菌”到“一罐蜜”多点开花

说到郑朋武,大家总会想到一连串闪亮的荣誉标签,“福建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见证着他在田野间开辟增收路的拼搏、“南平市第八批优秀人才”彰显着他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突出贡献、“邵武市劳动模范”铭刻着他扎根乡土、实干担当的身影……但每当有人提及这些光环,郑朋武总会淡然一笑,眼神里满是对故土的深情。他常说,比起这些头衔,更让他自豪的是能为家乡实实在在地出份力。从学习种菇,到建设竹荪高产示范基地,再到发展蜂蜜加工,他的每一步都印刻在故乡的土地上。

郑朋武从小就与食用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读书时就耳濡目染,看着父辈们种植食用菌能够增收,甚至成为了“万元户”,他觉得这是个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1985年郑朋武高中毕业以后,在父辈的传授下,便在自己的家乡胡书村开始了学习并种植食用菌。从最初独自创业的“小打小闹”,到1998年与同乡、朋友们共同打拼,在市区开办了菌种厂,一步一个脚印将食用菌事业发展壮大,并推广竹荪栽培技术。

在种菇事业蒸蒸日上时,郑朋武始终心系家乡建设,当时的胡书村正缺少一个像他这样的知名“领头人”。2022年,下沙镇创新“乡贤+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一对一”服务。依托乡贤座谈会的契机,他充分了解到下沙镇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支持乡贤创业的政策服务,当即就决定将最新研发成果“标准化竹荪液体菌种栽培关键技术”带到胡书村,并指导食用菌生产,两年来,成功建设40亩新技术应用示范基地,连续2年平均亩达126公斤,平均亩产值28600元,比传统栽培方法平均90公斤增产了40%,亩净增收4000多元,助推胡书村村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带动了周边20余户加入食用菌种植、50余户农户就业。

“甜蜜产业”更是郑朋武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推介他瞄准了胡书村的三井窠中药材种植基地,借助这里天然的条件优势进行蜜蜂养殖,养殖规模逐年扩张至目前的500箱,蜂蜜年产能够达到10000斤。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又勇于创新。在镇村的帮助下,顺利流转了胡书小学闲置土地资源,创办蜂蜜加工厂,并建全箱蜂认购、养殖指导等保障体系,指导村民发展蜜蜂产业,预计今年9月投产后蜂蜜产量1.3吨/年,户均增收4000元/年。

整整40年,“一袋菌”是郑朋武“建设家乡”的起点,“一罐蜜”更是他“回馈家乡”的亮点,他说,服务家乡没有“终点”。

作者:丁妍欣
编辑:谭一璇

审核:缪顺春 李婷

终审:陈一沿


邵武融媒

邵武市融媒体中心微服务平台,在线阅览邵武市热点新闻。

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分享到:
微观邵武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