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吸引更多在外工作的邵武籍青年返乡创业,邵武市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回家乡来、助乡村兴”专栏,旨在通过宣传邵武籍青年返乡创业的典型故事,唤起更多邵武籍青年的家乡情怀,投身家乡建设,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生鲜活力,营造浓厚氛围。 今日推出“回家乡来 助乡村兴”专栏系列报道之九 城郊镇:青春归巢打开 乡村振兴“莓”好时代 数载沉浮知世味,一朝念起故乡田。近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农村的优势越发突出,越来越多城市青年加入“返乡潮”,为乡村文化传承、乡村产业升级、城乡融合发展等注入“新活力”。 走进城郊镇朱山村辽阔的田野,呼吸着带有大自然气息的清风,让人感受到格外的宁静。城郊镇朱山村青年陈静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做过销售,也当过工人,尝试过很多岗位,但是心里始终空落落的。在一次外出业务过程中,无意中发现蓝莓营养好、卖价高,销量还特别好,突然一个念头在脑海出现——“这东西能不能在家乡种植呢?”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带着对故土的眷恋与梦想的执着,他毅然告别了大城市的繁华,转身回到熟悉的乡村大地,开始了他的“莓”好探索。 然而,返乡创业的道路却充满了辛酸和挑战,家乡的气候和土壤成为了他“莓”好道路上的“拦路虎”。蓝莓喜光抗寒,一般分布生长在北方,对土壤要求严格,喜欢疏松透气的草炭土,可家乡的条件显然不合适,如果要从东北运来草炭土,光运费一趟就要一万多,成本太高! 但陈静不愿轻易放弃,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开始到浙江、江西、安徽等全国蓝莓种植大省进行调研学习,认真学习技术和经验。同时,开始了无数次的尝试:品质不合适,就不断引进新品种,前后尝试了十余个品种;没有草炭土,就在山上挖松针表皮土代替;流转村内80多亩低产山垄田,在无农药残留的土地上开始新的一轮种植……最终选定了合适的蓝莓品种与种植基地。 经过两年多的边学边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当地农技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终于甄选出蓝美一号、薄雾等4个抗寒、丰产性好的蓝莓品种,采用草炭疏松土壤、硫黄粉调节土壤酸度等方法,开始了规模化种植。同时,城郊镇通过以干得助的方式,为陈静争取到了惠农资金的支持,从政策和技术上不遗余力地支持他,让他的信心更足了。通过多渠道努力,陈静将蓝莓种植、采摘、销售及蓝莓酒产业融合在一起,成功注册“佳墩蓝莓”的商标。 现在,蓝莓种植园年均产量超5万斤,年产值超80万元,每年旅游季前往采摘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周围的农家乐也成为了周边市民体验田园生活的热门之选。不仅如此,蓝莓种植合作社还成功带动了51户村民发展产业,帮助附近村民130余人解决就业,每年村财增收超50万元。 乡村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青春在这里同样能绽放耀眼的光芒。下一步,城郊镇将不断挖掘、唤醒和服务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充分发挥“三乡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断完善“引人-留人-育人”机制,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共绘乡村美好的未来! 作者:何一鑫 审核:缪顺春 李婷 终审:陈一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