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月11日,邵武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和南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2025年“三农”重点工作任务。市委书记陈显卿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绯红主持。 陈显卿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寄予深切厚望,为我们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举旗定向、把舵领航,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南平市委部署要求上来,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强优势、补短板,以实绩实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陈显卿指出,去年以来,全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做好全省首届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现场会“后半篇文章”,“三农”工作稳中有进、亮点纷呈。做好今年全市“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加快走好具有邵武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全市在奋勇争先、再上台阶上当先锋、打头阵提供有力支撑。 陈显卿强调,要守正创新、扭住关键,努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新局面。要着力稳粮食、筑底线,让振兴基础更加夯实。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突出抓好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强化耕地保护;统筹推进主粮种植任务,加快创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发展林药、林菌、林粮等林下经济,稳定粮食生产;建立标准统一、精准识别、分类帮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对象的监测体系,提高帮扶效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着力强优势、创品牌,让富民产业更有特色。在壮规模、强创新、延链条上发力,做强“邵武黄精”产业;依托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平台,按照“两核引领、环带联动”的布局思路,深化药用植物、优质林果等领域闽台农业合作,做优“闽台融合”产业;结合“迎宾客引人流 促消费促发展”行动,释放世遗1号风景道等品牌效应,完善文旅业态、拓展文旅场景、加强文旅宣传、编制文旅路线,做精“文旅融合”产业。要着力优规划、重引领,让乡村建设更具质感。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邵武市全域乡村振兴规划》和《邵武市乡村建设风貌导则》为指导,积极修订和完善镇村两级的规划,做到“一张图”绘到底;坚持推行党政1+1机制,围绕示范村、示范带建设,高位布局精品民宿、观景平台等新场景、新业态,做到“一把手”抓到底。要着力固堡垒、育乡风,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常态化开展农村党建“体检”,加强支部联建、党委联建,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夯实组织堡垒;传承发展传统农耕文化,加强古村落、古建筑、古廊桥、古树林保护,赓续乡村文脉,丰富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法治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基层减负,推动基层善治。要着力抓改革、促创新,让乡村活力更加充沛。围绕竹、茶、制种、黄精等特色产业,在产业技术服务、优良品种推广、乡土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科技帮扶,以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把握农村改革重点方向和实践路径,稳妥有序深化推进“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民生服务普惠共享、村庄规模优化调整等改革事项,以改革破题促进乡村振兴;立足发展实际,加快制定共同富裕指标,构建两圈一带协同发展区,以共同富裕促进乡村振兴。 陈显卿要求,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开展“深学廖俊波,‘三争’作表率”实践活动,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汇聚人才合力、提升考核质效,知责思为、凝心聚力,合力确保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落到实处。 会上,卫闽镇、水北镇、沿山镇、和平镇、下沙镇、肖家坊镇等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出席。市直及省、南平市属驻邵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乡镇(街道)设分会场。 作者:兰泽宇 石献凯 编辑:谭一璇 审核:缪顺春 李婷 终审:陈一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