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要实现竹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高质量毛竹原料资源的充足供应是基础。近年来,邵武市林业部门和各乡镇通过示范引路和政策扶持,引导林农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培育笋材两用竹林和材用竹林,既保证了林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又为推动全市竹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竹材原料供应保障。 桂林乡槎口村竹农李伯明是邵武市的竹山经营大户,近20年来,从当地村民手中流转了1700多亩竹山规模经营,每年均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我家有1700多亩毛竹林,每年挖冬笋、春笋、砍毛竹纯收入每亩达到400多元,科技管护效益很高。”李伯明介绍说。 水北镇二都村兰荣斌等竹农,则在按传统方法进行竹山管护的同时,抢抓林竹碳中和创新工程项目实施的机遇,于去年6月在自家的上百亩竹山里建起畜水喷灌设施,实现了旱季竹林喷灌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了竹林管护水平,快速获得收益。“去年6月份在林业局的支持下建起了这竹山喷灌设施,克服了去年异常干旱的天气影响,今年春季亩新增立竹量近百根,效果很好。”兰荣斌说道。 早年邵武市拥有竹林面积60多万亩,但因管理粗放而难见效益。近年来,随着竹加工业的异军突起,市林业部门就将竹材资源培育纳入林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与各乡镇齐抓共管、示范引路和送科技下乡服务的方式,引导和帮助竹农培育笋材两用竹林和远山培育材用竹林;着力调整竹龄结构、改善竹林立地环境,保持竹林生长态势。近4年时间,我市争取到中央和省上的现代竹产业重点县项目、林竹碳中和创新工程项目专项资金的补助,共筹集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鼓励竹农加强竹林管护,修建林区机耕道,建设竹山喷灌设施,先后在水北镇二都村、大埠岗镇乌石村等地新建了总面积近4万亩的毛竹丰产林培育示范基地,推动全市67.28万亩竹山全面实现科学管护,为加快实现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培育优质竹材资源。(朱振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