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初冬时节,大埠岗镇近千亩小黄姜迎来投产期,平均亩产达2000公斤。小黄姜以每公斤近7元的价格销往省内外,让该镇180多户种植户收获着丰收喜悦。 眼下,在大埠岗镇的片片山垄田里,一派小黄姜丰收场景:种植户们正抓紧组织人力,赶在霜冻到来前全面采收地里成熟的小黄姜,或进行窖藏,或是向订购商供货。 看着自已发展种植的50多亩小黄姜获得好收成,家洲村的种姜大户黄知春兴奋不已:“在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下,今年,我们克服了极端异常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小黄姜达到了4000多斤一亩。眼下,很多经销商来我们这边洽谈,经济效益是往年的3到4倍。” 期间,不断有来自省内外的经销商专程前来考察和下订单。 厦门市灌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立冬表示:“大埠岗的小黄姜,不管是香气还是辛辣度,都很符合我们制作姜母鸭的要求。这次我们专程前来下订单,以每公斤7块钱左右价格采购20万斤的小黄姜,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多的采购。” 大埠岗镇有小黄姜的种植传统,但因产量低、销路不畅等多方面原因而发展受阻。近两年来,该镇将发展种植小黄姜纳入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项目来抓,通过发挥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力量,采用仿生态种植法,多施茶籽饼来肥培肥地力、消杀土壤中的病虫害,利用山垄田进行了丰产小黄姜的成功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 “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种植,我们发现,在大埠岗镇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种出的小黄姜,以其高于市场的辛辣度和香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事实也验证,这里的确适合规模化种植。”科技特派员付再水感慨道。 据了解,该镇通过黄承东等乡贤引线搭桥,架通了与厦门多家姜母鸭生产企业和省内外多个电商销售平台的联系桥梁,不断拓宽小黄姜市场销路,提增种植效益,并在今年助力种植户创下了亩获利近万元的历史同期生姜种植最好效益。 目前,该镇正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着力在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作、深加工方面下功夫,力促黄姜这一药食同源植物早日形成产业,造福一方。(朱振山 付再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