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综合新闻> > 正文

邵武和平古镇“游浆豆腐”在传承中寻求突破

2021-09-27 09:25:47 来源:   责任编辑:   

本网讯 秋日清晨,薄雾缭绕,走进闽北千年古镇——邵武和平古镇,站在古街的入口,只见青砖灰瓦,灯笼高悬,拥有近两百年历史的黄氏豆腐坊内,早已热气蒸腾,豆香氤氲。


“80”后的黄东华是黄氏豆腐坊第八代传人。2008年,在外辛苦打拼的他,回到镇里向父亲学习制作和平游浆豆腐的手艺,“我家从我祖父开始都是卖豆腐的,我回来的目的就是希望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坚守+传承,只为那口百年风味


黄东华的父亲黄孝廉是豆腐坊第七代传人,他对儿子制作游浆豆腐的手艺很是认可。制作游浆豆腐是一门“苦”行当,天未亮便要起床,且日复一日不能偷懒,虽然和平豆腐现已声名远扬,但因古法手工制作,产量有限,每日的收入也不丰厚。如今黄东华已能独当一面,这让家人很是欣慰。


黄氏豆腐坊如今有了新名号——“豆神豆腐坊”,成了和平古镇的一个网红打卡点。只要到和平古镇游览的游客,都少不了到“豆神豆腐坊”吃上一块豆腐,喝上一碗豆浆,留下一张合影。


千年秘传豆腐方,不靠卤水不用矾;一坛豆汁一桶汤,豆神化出神豆干。在和平古镇,制作游浆豆腐与常见的豆腐制作不同,它既不用石膏,也不用盐卤,更不用凝固剂。它的神奇之处是用陈浆作为酵母来制作豆腐。古法手工制作游浆豆腐用了多少酵母水,当天就要适量添加,以保证天天使用,天天不减。故当地民谣唱道:“一块豆腐百年酵,一口咬下味百年。”


在“豆神豆腐坊”20多平方米的古法作坊内,一座柴火灶、一口大锅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位置。“新煮豆浆倒入大锅中,之后按一定比例,逐渐加入适量发酵的陈浆,再用大木瓢一边搅动豆浆一边缓缓注入陈浆,这个过程就称之为‘游浆’。游浆是制作和平豆腐最核心、最费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待豆浆凝聚成块后,再把豆腐脑舀起分成若干板,压干、切块、油炸即成一块块金黄色的游浆豆腐,一整套流程下来,要经历十几道工序,耗费四五个小时。”黄东华一边盯着锅内烧开的豆浆一边说。


古法制作游浆豆腐是纯手艺活,从选豆、洗豆、泡豆、打浆、过滤、熬浆、游浆、上板、炸,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天刚亮就起来干活,每天只能做一到两锅,非常辛苦。“太苦、太累,挣钱又少,没人想干。”黄东华说,尤其是夏天,围着柴火灶做游浆豆腐,就像蒸桑拿,全身湿透。


黄东华和父亲黄孝廉都是南平市级非遗传承人,长年坚守古法制作游浆豆腐。黄东华说,他之所以能坚持这么多年,只是不想让这份祖业断送在自己手里。


传统+产业,这团“真白玉”想要“走出去”


和平豆腐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和平百姓世代传承的美食文化结晶,也是和平古镇文化的重要传承。“豆神豆腐坊”天天开门迎客,来坊内品尝、选购、观赏游浆豆腐制作过程的游客不在少数,既饱口福,又饱眼福。但单靠传统的手工制作,产量有限、品质不稳定,成了制约和平豆腐产业发展壮大的一大瓶颈。不久前,一大“利好”传来,为了让和平豆腐实现即食产业专业化研发、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福建黄福记食品有限公司和平豆腐即食品产业化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项目前期,经过镇流通助理与返乡创业乡贤在项目建设选址、企业建设标准及和平豆腐传承文化方面,反复考察确定,并为企业积极协调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食品加工许可。当地政府希望黄福记公司能“碾出一团真白玉,将归回向未来人”,早日投产,让和平豆腐尽快“走出去”,成为享誉八方的“舌尖上的美食”,进一步擦亮“和平古镇”这张旅游胜地名片。(陈榕)


分享到:
微观邵武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