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头条新闻> > 正文

我市连续四年在南平县市扶贫开发工作位居前列

2020-10-16 15:09:06 来源:   责任编辑:   

本网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期。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南平市扶贫工作部署,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夯实责任,围绕加快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防止返贫,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查漏补缺、促进整改,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走深走实。

经调查统计,我市共有贫困村21个,贫困户1117户、3061人。至2018年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实现在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至2019年,全市21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2016年-2019年,我市连续四年在南平市县市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考核中位居前列。

产业扶贫 夯实长远致富路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真正致富的必由之路。邵武是绿色产业之乡、闽北工业重镇,脱贫攻坚道路上,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围绕产业做文章,着力打造扶贫特色产业,建立扶贫基地、产业示范点,取得喜人实效。

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三位一体”联动发展。下沙镇胡书村坐落于崇山峻岭之中,共有贫困户11户32人。在脱贫攻坚中,下沙镇党委、政府充分考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互叶白千层特色种植。经过探索,他们搭建帮扶平台,把邻近的杨源、分站村的贫困户聚合起来,成立了“富振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脱贫。每位贫困户分3亩土地,并和福建美菰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五年收购协议,以1800元/吨的价格进行收购,增加贫困户和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同时,开展对贫困户种植技能培训,让贫困户共同参与经营管理,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2016年,胡书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年均2万元左右首次越过了5万元的贫困村划分线,成功脱贫摘帽。

拿口镇成立“邵武市鑫时代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挥小额信贷政策的作用,带动全市107户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合作社按照每户3头母牛的分配标准,从已有的3000头安格斯母牛存栏中,挑选300多头贴上耳标,对应分配给贫困户,作为贫困户投资生产的母牛,确保实现每年增收4000元的目标,同时为本地村财增收6万元,为实现稳定脱贫提供长效支撑。

实施产业激励性举措,促进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增收。从市级扶贫专项资金安排102万元用于发展“瓜蒌特色种植项目”,目前已在拿口三峰村、洪墩桥头村等地累计种植瓜蒌近500亩。三峰村下派第一书记艾茂才说:“我们贫困村投入扶贫资金24万元,按照协议约定,村里首年按照投入资金的百分之十获得收益金,第二年第三年获得百分之十五的收益金,在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吸纳贫困户在合作社种植地务工,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三峰村村民何维生说:“在合作社工作,工钱150元一天,还包吃包住,股东对我们都很好,我们很满意。”

市扶贫办副主任陈春霞表示,在收官之年,贫困村虽然全部脱贫了,但后续的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中发展一定是要靠产业来确保。我市多措并举建立防止返贫机制,统筹上级资金,精准用于扶贫。截至目前,全市共计收到中央财政620万元、省级财政175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扶持873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补助产业扶贫项目59个,贫困村提升工程项目37个。

生活扶助 打造安心幸福路

吃好住好、健健康康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础。为确保贫困户饮水安全,我市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用水的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4项指标进行排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目前,全市贫困人口水质合格率达100%。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吴晓静告诉记者,按目前现行标准,我市贫困人口的饮水是安全的。

为保障贫困户住得安心,市住建局多次组织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进行安全排查,并定制房屋安全等级保障挂牌。市住建局村镇建设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来胜告诉记者,从2016年至今,我市共完成了1298户的危房改造,大多数是土培和砖木的结构,总共花费1500多万。目前全市所有的危房改造户已经基本改造完毕。大竹镇龚家排村村民吴凤兰的房屋原来是泥巴和土混合盖起来的,既不安全也不舒适。“国家补钱下来后,就用水泥砖块重新盖起来,卫生间也重新弄过,住起来好得多了!”吴凤兰开心地说道。对于原住房已不具备居住条件的贫困户,采取易地搬迁措施。洪墩镇洪墩村村民胡桂兰一家就在政策的扶持下,从破败不堪的小屋迁出,拎包入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房里。“现在这边住起来心情很好,习主席领导得好,有这个政策,每一位干部也执行到位,所以我都享受到了。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我们都心满意足了!”胡桂兰说。

生活质量要兜底,生命健康也要保障。我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列入健康扶贫对象,全市113个村卫生所实行一体化管理,全部开通医保“村村通”业务,方便农村贫困人口在家门口看病结算。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让每户贫困户都有“上门服务”的家庭医生,看病更加省心省力。拿口镇三峰村村民饶庆旺就表示,有人来家里给看病,就不用大老远跑去镇里,能省不少时间。

2020年,我市重特大疾病救助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6人,补助金额4万元。和平镇朱原村村民危兰连便是重特大疾病救助对象之一,她不仅住院不需要交押金,检查也有绿色通道,最重要的是省下了一大笔治疗费用。现在每次化疗的费用大约一万多元钱,而她自己只要出五六百元,其余部分全有报销。2020年,我市投入194.67万元继续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缴纳综合保障保险、“男性、女性安康险”等商业保险。2019年人寿保险共受理赔付69.93万元、106人:2020年截止目前共受理赔付107.20万元、123人,进一步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负担。

教育扶持 照亮寒门求学路

保障生活无忧的同时,也要富足精神世界。我市严格落实并执行教育扶贫有关政策,照亮“寒门子弟”求学路。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政策,全力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在省外、市外就读享受扶贫政策问题。市教育局职成股副股长周淑萍告诉记者,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它主要是用于支付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用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而学生毕业后若想继续深造仍然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在上学期间的利息均由国家贴息,各专项补助资金同样发放到位。在最基础的“饮食”上,核拨营养餐专项补助资金32.886万元,惠及建档立卡家庭寄宿生609人次。洪墩中心小学校长李军说,学校严格落实营养餐补助政策,精心制定了营养菜谱。每天保证有两素两荤一个汤,还有一个鸡蛋。每一周的星期二和星期四学生还有一盒牛奶,做到营养均衡。洪墩中学学生陈佳怡说:“我觉得每天在校的饭菜都很可口,色香味俱全,什么菜都有,学校做得很好。”此外,还通过发放生活补助金、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免费的教科书、作业本、簿籍等方式,惠及建档立卡家庭学生。

党建引领 铺设暧心阳光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市大力发展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干部带头、党员冲锋,结合村党支部已有资源优势,把群众紧紧凝聚在党支部周围。通过党建引领、经济先行方式,把村民的利益紧密联结在一起,用“看得见”的效益为贫困户打入强心针。同时,通过“机关联乡村”“互联网+科特派”等方式,发掘、锻造乡内村中优秀人才,吸引外出流动村民返乡返村创业,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金坑乡重下村山深路远,地荒人稀,通过党建引领,村里成立了农民生产专业合作社,以种养殖业为主,村两委班子率先加入,带头耕耘,在荒野里为贫困户种出了一片“摸得着”的新希望。村民李润苟说:“我们村里搞了合作社,农民也有收成,有事情做就不用外出打工。”同时重下村党支部结合金坑乡红色旅游基地资源,推广合作社的特色农产品,两年以来,带动村内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村级经济也实现从0到12余万元的突破。

水北镇龙斗村林家山的“药用小黄姜定制药园”,是龙斗村两委班子通过党建引领,与片仔癀等药企公司合作,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村里谋的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的致富路子。龙斗村党支部书记刘平介绍说:“我们合作社的党员共有12个人,通过支部引导,党员包括我们村两委有一部分人入股。因为是第一次种植药用小黄姜,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万一亏本,先亏我们自己,要是挣了钱,就大面积推广。”

项目有风险,党员先顶着压力上。实践有成效,百姓再跟着党员走。我市强化党建平台,把党建引领融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党员走在前,探索新路径,学好新技术,做出好成效,回头来推广让群众放心的路子,为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保驾护航。

如今,许多昔日的贫困村摘掉了帽子,换上了新装;许多贫困户走出了穷困,奔向了小康。但是,脱贫攻坚这条路,没有终点。我市始终坚持“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实现目标的同时,巩固脱贫成果,保证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努力不让一户贫困户返贫。(李家佳)

 

分享到: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