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第30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主题为“助残脱贫·决胜小康”,市残联立足实际,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总要求,多措并举,确保740户建档立卡户、深度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 驱车一个多小时,沿着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记者来到了金坑乡的大常村。养蜂人张维书,正在山间的养蜂箱中查看蜜蜂的情况,等待收割今年春季的第一批蜂蜜。张维书,2000年上山砍柴时被巨树砸伤,导致下身瘫痪。前后经过三四次大手术,他终于摆脱了轮椅,可以直立行走,但却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再加上这些年陆续花费的高额医疗费用,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成为国定贫困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金坑乡大常村党支部书记张林东,给记者介绍说,“每年民政部门都会下通知,村委就会组织村里的年轻残疾人去培训。对于他们,只有学到一门技术,才能养活家庭,脱贫致富。”抱着试试的心态,张维书第一年只养了五箱蜜蜂,但当年就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也坚定了他养蜂的信心,并在第二年扩大了养殖规模。张维书告诉记者,通过政府给的五箱蜜蜂,第一年差不多平均达到六百块钱一箱 ,去年扩大养殖规模,今年再次扩大规模。经过三年的养殖,张维书已经熟练掌握了养蜂的技术,现已养蜂50多箱,年预计收益会达到三四万元,成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如今,养蜂让张维书的家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里还准备给他张罗一门亲事。 而在拿口镇,记者看到,市残联与拿口镇的领导干部正在走访镇上的贫困户夏子华。夏子华与妻子廖淑香二人都是肢体残疾,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夏子华为省定建档立卡户。夫妻双残让夏子华成为了家庭的唯一劳动力,而他的腿疾也注定让他干不了繁重的体力活。近些年,通过政府的不断帮扶和自己的努力,他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他十分感激这些年政府的帮扶。“政府部门对我真正的好,每季度都来看我,我感恩不尽!目前我家住的房子要不是政府帮忙也根本盖不起。”夏子华说。 拿口镇残疾人建档立卡有140人,为了帮助他们顺利脱贫,市残联与当地政府都积极争取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同时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并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提供政策帮扶。拿口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秀忠也表示,拿口镇党委政府对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比较关照,每年镇里都会组织志愿者免费上门服务,包括一些田里的耕作。在技术指导上,镇里结合现有科特派,给予专业技术指导。资金上,镇里有产业项目,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都给予一定的安排。 通过近几年的重点帮扶,夏子华的家庭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搬进了新居,去年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儿子也在邵武第三中学就读。 在洪墩镇的惠民新苑中,一排排整齐的黄色小屋矗立着,这是洪墩镇2017年新建的贫困户新居安置小区。 洪墩镇统战委员、副镇长江帆就是负责这个安置小区建设的乡镇干部之一。她介绍说:“2017年为了完成全面脱贫任务,也为了保障贫困户的住房安全,我们当时就提出来,在镇区帮他们找一块地,集中进行建房。那个时候,按照国家和省里面关于造福工程异地搬迁的一些政策,帮他们统筹了一笔资金,然后在洪墩镇区找了一块占地5.48亩的地,为他们建成了一个惠民新苑。” 惠民新苑共建有21栋新房,安置了21户国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6人,其中残疾人共有15户,詹秋根就是其中一户。除了政府安置的新居外,詹秋根还在政府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种植互叶白千层,靠自己的劳动来彻底摆脱贫困。 詹秋根说:“是政府关心我,给我推介种植互叶白千层,关键是镇里还会定期安排讲座和专业技术员提供服务,安排种苗还包收购,我想来想去,觉得挺好。”种植第一年,詹秋根就收获了丰收的喜悦,互叶白千层一年就收割了两万斤,收入两万元左右,成功脱贫。 而在我市还有一些残疾人,他们并没有自己创业,而是积极主动融入社会中,在我市的各大企业谋生求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2008年,邵武市利良纸品有限公司作为我市福利企业,开始面向残疾人招工,目前已有88名残疾人在企业务工。李克明就是当时招收的第一批残疾人员工。他原来就一直从事人员管理工作,进入利良纸品后就被分配到管理企业残疾人务工事项的岗位。 “因为残疾,说心里话在就业方面很难。好在我们这边是福利企业,如果你没有达到邵武生活最低标准企业要补满,而且把个人缴费部分全部扣除。 住宿方面,企业也是根据他们的情况, 比如说肢残比较严重的就安排楼层低一点,而且住宿方面也就是象征性的收一点水电费。”李克明说。 2019年,邵武市利良纸品有限公司荣获福建省安排残疾人就业爱心单位的荣誉称号。 残疾人的脱贫攻坚,必然是要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为帮助残疾人更好地就业,市残联已连续十年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每年实用技能技术培训300多人次,用于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资金150余万元。此外,还鼓励帮扶残疾人自主创业,并做好建档立卡户跟踪服务。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让残疾人自食其力,而且为邵武工业发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成为残疾人真脱贫、脱真贫的最佳途径。 市残联副理事长吕泉生表示:“今年是残疾人脱贫攻坚的收官年,年初虽受疫情影响,但是脱贫工作没有拉下。一个就是通过走访慰问,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传导到残疾人家庭;第二个就是对受疫情影响的残疾人建档立卡户,进行再摸排,确定重点户进行重点帮扶;第三是通过产业扶贫,发展产业就业来发展扶贫工作;第四,我们确定了一年分两次进行扶贫攻坚督查。通过这些举措来保障收官年的工作,能够百分之百向党和政府交上满意的答卷。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才是真脱贫、脱真贫的最佳途径。近年来,市残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部署安排,把就业创业作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实现脱贫致富的总抓手,在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采取政策扶持、企业安置、专场招聘、转介服务、技术培训、 辐射带动等组合举措,鼓励和促进残疾人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取得良好成效。(段元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