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再纯 初冬季节,天刚蒙蒙亮,多数人还在温暖的睡梦中,城郊镇河长办工作人员许建开已经出发了。氤氲的雾霭中,骑着那部老式摩托车沿河徐徐前行,目光不时地扫视着河道。七点多,“古山溪治理工作群”已经出现了他发出的巡河信息:古山溪城郊段和紫金大道入河口水质正常。 2017年4月,邵武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对古山溪流域水生态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古山溪源于沿山镇下樵村,下游是城区,其中城郊段12.71公里,经过高南、台上、芹田、莆明四个村。镇长陈小林找到许建开说:“镇里需要一个干部巡查古山溪城郊段河道,你是本地人,情况熟,这个任务交给你,能完成吗?” “没问题,我是老水利,保证完成任务。许建开很干脆地回答。 为了这句承诺,不管刮风下雨周末节假,至今坚持了570天。 要做就做像样 许建开是莆田移民,家住城郊镇莆明村,在镇水利工作站干了37年,熟悉他的人都叫他“阿开”。“过两年就退休了,领导信任我,要做就做像样。”建开说。 他最痛恨的是电鱼,大小通杀,严重破坏水生态环境。对这种“绝户”捕捞,他见一个赶一个。2017年9月的一天,他走到高南河段路口,看到一部三轮卡上装着电鱼器具,他厉声喝道“你是想干什么!”电鱼的还没有开张就灰溜溜地开着车跑了。 “他这个人责任心强,什么事都要管。城郊段的电鱼户都怕他,远远看到他,拔腿就跑。”莆明村支部书记曾志强说。“他身上有一股正义之气。” 2018年10月的一天,他在巡河路上发现水变浑浊了。“一定是有人在采砂作业”建开想。他沿河上巡,在芹田村部附近的“父母桥”下,发现有人在用钩机挖沙。原来是芹田村谢某,承包了水毁工程,为了节省成本,就地取材。违法采砂会对河床造成危害,许建开立即上报镇里,谢某只好停机上岸。 他是镇河长办干部,却做了比河道专管员还更多的事。台上村的河道专管员涂德根说:“发现河道有什么问题就打电话给我们,有时我还在睡梦里电话就来了。” 勤劳惯了,闲不住的 2019年“7·7”洪灾后,古山溪城郊段狼藉遍地,十几座小桥的桥墩堆积着大量垃圾杂物树枝,堵塞了河道。镇里组织河道清理,他负责监工和技术指导,连续半个月,每天行走在河道上,正是七月流火季节,烈日暴晒,人都瘦了一圈。 分管河长办的副镇长张光青说:“他不仅监工指导,还自己参与劳动,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阿开是个莆田人,非常勤劳肯干。”邵武市水上救援协会会长徐明秀记得一件印象很深的事,去年汛期,镇里要搬运一艘摩托艇,其他镇干部都站在一边当指挥,只有他冲上来跟七八个工人一起抬,沾得一身泥水毫不在乎。 建开的老婆刘莲治说:“阿开一辈子勤劳惯了,闲不住的。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我还没有起来,他就把饭煮好了,吃过早饭就出去了。” 党员嘛,带个头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坚守一心为民的信念。建开入党较晚,2012年7月转为正式党员的时候已经51岁了,年纪虽然大了,干劲却不输年轻人。2013年至今两次被镇里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又不是公务员,没有车补,油费都自己出,车子坏了也要自己修,给公家办事还要自己贴钱。”建开的老婆刘莲治说。 望着蓝天白云下碧波荡漾的古山溪,两岸绿树成荫,建开笑着回答:“都是应该做的,党员嘛,带个头。” 多年来,许建开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