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好书不用喇叭吹——读戴健《诗话翘楚·严羽传》有感

2019-03-06 10:54:11 来源:   责任编辑:   

□邓佑衔


近读戴健先生的《诗话翘楚·严羽传》,颇有感慨。

严羽是邵武的骄傲,他是诗人,诗评论家,他的《沧浪诗话》不仅影响着宋、元、明、清许多诗人的创作,成为后世诗歌理论经典,而且名贯中外,已被翻释为日、美、英、法等国文字,学术价值已超过汉语文化的语境,在全球得到广泛传播。

从《严羽传》得知严羽出身名门,虽经朝代更迭,家况败落,先祖为避乱,从陕西华阳千里迢迢颠簸跋涉,经泰宁新桥来到樵川界竹严坊村定居,地理环境变了,家况变了,但尊孔崇儒,以耕读为本的家风、族风未改,吟诗、写诗、评诗成为常规,经久不衰,这个家族诗潮汹涌,诗风大发,诗兴大作,竟然涌现出九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严羽、严仁、严参、严岳、严肃、严奇、严必根、严必太、严若凤,加上严粲为十人,“严羽父亲严粲不但能诗,且对《诗经》有专门研究,他的专著《诗缉》广征博引各家之说,辨别异同,在汉、宋诸家学说中另辟蹊径,自成一家。”龙生龙,凤生凤,书香门第出秀才,武坛堂馆出战将,严羽成为诗歌佼佼者,与其家族的良好教育,族风、家风是分不开的。

严羽少年崭露头角,十三岁以“日日昌明长乐年”应对老师的上联“山山出秀永嘉地”,获得满堂喝彩,严羽青少年时国家动荡不安,金兵入侵,匪盗横行,他忧国忧民,为报效祖国,他苦练十八般兵器,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坚持不懈。

严羽性格豪放、好酒、品茗,待人热情,喜吟诗评诗,所以能以诗会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诗人与诗人走在一起自会情投意合,无论他三次客游江湖,还是稳居故里,都以汇诗广交朋友,包恢、吴会卿、戴复古、李贾、王埜、上官伟长等一大批诗人都是他的挚友,座上宾,吟诗辩诗层出不穷,对他的诗歌创作成就油然起到了一定作用。

严羽虽有抱负,但一生未曾出仕,一介草民,报国无门,大概与南宋战乱,无缘科举有关,没有考上举人、进士,纵有才华也难登堂为官。我国自隋文帝杨坚创建科举考试选贤以来,历代都沿袭科考选贤制度,严羽没有文凭,自然无法入仕。壮志未酬,矢志写诗,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孜孜不倦的努力,写出了惊世经典《沧浪诗话》,此书一压群雄,成为继钟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后的重要诗歌理论经典,一千余年下来,被诗人视为丰碑,严羽还写了《沧浪先生吟卷》、《沧浪集》等诗一百四十六首,这仅仅是他的诗作十分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已失散,无档可查。众所周知,要写出一部传世经典著作,并非易事,传记不同于小说,小说可以真真假假,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传记必须真实,不可有丝毫疏忽,要写好传记,没有广览群博,满腹经纶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是写不出的,司马迁写《史记》用了十五个春秋,班固《汉书》花了二十年心血,王充《论衡》写了三十多年,许慎写《说文解字》历时二十二年,曹雪芹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见《红楼梦》也写了十年。作者写时呕心沥血,一旦成功却是心花怒放,无比欢畅。唐·贾岛《题诗后》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显示作品写就后作者绽放的欢乐心情是何等激动。

严羽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写出惊世名著《沧浪诗话》,一千余年之后,严羽故里戴健先生,在严羽生平资料极为稀少的情况下,以严羽的韧劲写严羽,不畏艰辛,广览群博,收集资料,经十年的努力,写出了《诗话翘楚·严羽传》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为写好《严羽传》,他除了购买了几百本与南宋及写作有关书籍之外,还利用暑假自费寻访严羽曾经去过的地方,出闽入赣,走黎川、浙江、四川等省,足迹涉及十个县市,所到之处均受到贤能志士的热情接待,鼎力相助,使《严羽传》得以胜利完成。在当今只为赚钱,忽略读书的年代,能有如此恒心、毅力写历史人物,实在是难能可贵,可圈可点。《严羽传》一经出版就得到学者和读者的好评。福建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孙绍振,赞扬《严羽传》写作“讲究考据、义理、辞章并重”,指出“本书中没有大篇铺陈《沧浪诗话》的内容,作者把重点放在展示《沧浪诗话》的形成过程上,这一点是许多学者所忽略的,恰恰正是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所在,可以说弥补了《沧浪诗话》研究的空缺。本书的特点还在于不仅仅把严羽当作一个诗学批评家,而且把他当作一个诗人来分析他的诗作,展现他身居坊间,却不忘忧国,作者全面评析严羽的诗歌创作,可谓尽心尽力,这是许多严羽研究者忽略了的。”从名家评论来看,《严羽传》写出了新意,写出了许多研究《沧浪诗话》所没有写出的内容,其价值非同一般。正因为《严羽传》价值高,才能很快入选首屈福建省文学好书榜,荣获28届华东六省优秀文艺图书奖,被福建作协推荐参加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好书不用吹喇叭抬轿子,学者读者自有慧眼识别,《严羽传》是一部汗水凝聚的结晶,它像升起一颗小行星,正在发出灿烂的光芒。(作者系我市退休干部)


分享到: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