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减税降费重在“落实”、支出结构突出“优化”、资金效率力促“提升”、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去年以来,我市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本民生和重点建设领域的保障力度,提高资金配置效益,确保财政稳健运行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两不误、两兼顾,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8年,全市落实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政策、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约300万元;为8家企业提供9笔转贷帮扶资金6294万元,力促企业健康稳定发展。2019年,将加力实施大规模、普惠性、结构性减税,释放更多红利,同时大力保障项目工作经费和招商引资专项资金,计划安排1亿元用于绿色园区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18年,全市惠民生支出24.21亿元,占总支出的84.96%。在脱贫攻坚领域,把产业扶贫作为财政脱贫攻坚资金投入的优先方向,全年扶贫支出6031万元,增长31.64%;防治污染方面,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投入,全市节能环保支出1.15亿元,增长12.11%。2019年,将持续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找准着力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统筹资金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新增临时性开支项目,集中财力投入到保民生补短板等重点项目,保障高质量民生供给。 2018年,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率性切实提高。共审核批复89个部门单位、182个项目绩效目标,涉及财政资金4.01亿元,对8个专项进行重点评价,涉及资金2.48亿元。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在全省排名12位。2019年,将持续按照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全”航标,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实现绩效管理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确保财政资金用在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刀刃”上。 2018年,共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93亿元,集中投入到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扩大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和预算单位的覆盖范围;全面落实预决算公开,新增公开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公开内容,实现应公开单位全覆盖。2019年,将继续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将深化财税改革和加强财政管理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国库集中支付、预算绩效、全口径债务、国有资产和内部控制等各项管理工作,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出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助推器”作用。 (刘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