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邵武姓氏文化考——李氏源流与播迁(七)

2018-01-19 10:24:32 傅唤民来源:   责任编辑: 亭子  

        重谈八德望子孙严守

 

              

  十月怀胎苦母娘 三年哺乳摘心肠

  幼小养育多辛苦 寒风雨雪双亲惶

              

  尊长敬兄礼端庄 言词正顺姓字香

  同气连枝共根脉 手足共同百世昌

              

  为国创新忘自身 弊己利民处事清

  恭慈端庄行正道 为国安民人自钦

              

  交朋待友信必先 不欺不骗对苍天

  诚心善贤无私意 事无曲邪幸无边

              

  尊老敬长面端容 言慈信顺品德崇

  行坐谦让有尊卑 后世仿模功不穷

              

  恩仇要分义难忘 受恩必报忠义堂

  存心克己为良俊 躬身克己振纲常

               

  廉洁奉公志不移 端直无愧尽施为

  不欺下凌行正道 留下芳名万古提

              

  忍辱含耻愧心胸 天伦不正败家风

  改邪归正守家业 利己场名耀祖宗

 

             严族法以免子弟

 

  ——禁 山场苗竹松杉树木不许人盗砍,如有不遵者,公议罚光畨一元二角正。

  ——禁 山场春冬二季笋不许人盗掘, 如有不遵者,公议罚小洋八角正。

  ——禁 田园茶叶蔬埂豆不许人盗採摘,如有不遵者,公议罚小洋四角正。

  合族立有公禁约,不许有仇私行法律,亦不许人以强欺弱,照族例禁约所行。

  族规 十六则

  ——天伦者 父母生身之本,莫切于孝;兄弟同气之亲,莫重于悌。男女有别,然后义生;长幼有序,然后礼作。不孝不悌,则无礼无义。无礼犯上,无义奸淫,禽兽之道也。男妇犯此律者,定行鸠族严辨,革醮削谱,永为首例。

  ——睦族者 以我族系祖宗所生之子孙也,夫支分派别,虽有亲疏之不同,而以祖宗视之,无分亲疏也。凡我合族之人,宜念一本之亲,敦九族之谊,以恩相接,以义相维,有善则劝,有过则规,勿因小事以相争,勿听人言以相怨,雍然和睦,斯诚仁厚之族也。如有不遵族规,犯上作乱者,小则刑仗迸逐,大则革醮削谱。

  ——户门者 原系一脉嫡派,不可外姓乱宗。族中子弟如有身没之后,其妇贵则守节,贱则再醮。苟招夫上门,赘郎入室,匪惟乱宗且坏风俗,合族速行迸逐千里之外,即属房亲人等亦宜革醮重罚,永为定例。

  ——名分者 为礼法攸关,卑者不可上凌,尊者亦不得下替,苟为尊长者遇有卑幼之丧,可以临视,不可以拜跪,亦以死生一律,其中有礼法在焉。

  ——继祧者 原以续接世系、绵延蒸尝也,为族中人多生有子者,可以继祧本宗,万不可卖出外姓,违者重罚。若族中有无子入继人祧者,准许向外姓收买,其子谱书“养子”,以接宗支,但额完上谱,要助光洋拾元正归祠,以别生养之例。

  ——祭田者 原系祖宗之血脉以垂久远、以永子孙之计,盖宗虽远,其祭田仍在,庶散醮祭扫有赖焉。苟毁典变卖,不孝之最莫大于是,族中为有此等,定行责革。

  ——坟墓者 鱼次相邻,殊多干碍,不可傍祖开圹致伤坟墓,不可冒占插葬致碍枯骨,为有犯此,比合族登山起扦另葬,仍行重罚,以儆将来。

  ——家乘者 原以记载实录,务必文献有徵,方能传信。若迟久不修,未免疑似,今定以三十年为期,至期即择吉謄修,庶不致遗漏差错之弊。近有无耻之辈,私行盗卖家谱致肥己伤族,大为不肖,及后如有此等,即革出族外,永不复入。

  ——奸淫者 万恶淫为首,四戒色为先。族中有子弟各宜敦伦常,饬纪均不可乱伦奸淫,为有不遵男妇犯此者,定行严责,革醮削谱,永为定例,决不容情。

  ——斥革者 系瘅恶攸关,盖素履无咎,为善固为家乘之光,而操行不轨,为恶岂非宗祊之玷?兹于人之过恶累累有伤族规者,即于本名下,去其名字,不许入族入醮,若有孝子贤孙亦准其入族登谱,罪不及帑,是一字之褒、一字之贬亦有之,匪独春秋为然。

  ——棺停者 或停在家居,或停在山冈,以致风吹水浸,甚则火焚棺椁,无异委诸溪壑也。况人依乎祖,祖依乎山,祖骸安则后人之心亦安,祖骸旺则后人之福亦旺,所系岂徼哉?为有停棺不葬者,罪与不孝为例。

  ——山场者 柴木竹笋由此而生,财用亦由此而出,不许人私伐盗砍,各照公禁为例。至于来龙水口,原系护卫地方,尤所必惩。

  ——差役者 官吏之犬马,衙门之鬼邪,藉官势以欺害良民,逞刁恶而败坏人心。子弟若入其流,定行责革示儆。

  ——争讼 此或因财相较,因地相争,因气相仇,因伦相乱,务须投明族长房老,平情公论结断,不得恃强逞能,控告公堂,大则致伤族谊,小则破耗家财,如有犯此者,不问事之是非、理之曲直,先以圯族欺祖论,重责革醮三年,轻则刑杖三百。至若闲是闲非,尤所痛惩。

  ——国课者 原系朝廷正供,我族中子弟务宜年清年款。或是祭田,即该祭主完纳,若是己田即宜己分完纳,无得拖欠,致乘国体,大干禁忌。

  ——告竣者 谱事既毕,谱号分领,必谨慎收藏,不许添注、涂改、水湿、亵渎。每逢春秋祭祖日,同征齐查,宣讲规训,验讫仍付分领。或有不付征验者,罚银壹两归祠。倘有典卖者,此于不孝,定行责革,以正族法。

 

  家训

  朝早起,夜眠迟,士农工商总相宜。行事险,立心危,富贵贫贱均莫为。要知懒惰终无益。勤俭自有资,好心福自至,恶行祸必随,惟是守分安命,顺天听时,务习正业,无作非为,在家庭孝道自持,出乡党弟道自支,身属家长毋慢卜,毋改度,修身是仪,躬系乡望,无私曲,无亲疏,循理是至司。遇家有贤俊子弟,则当器重之,玉成之,务欲彼一旦成名以光宗枝。即遇有不肖子弟,更当化导之,劝戒之,无任伊一朝魑魅以辱门楣。至论亲戚,一体相疑,勿以贫富分高卑;论朋友实心相契,勿以贵贱别雄雌。更论处父子之恩,惟慈孝相顺,理宜承欢依依,切莫听外人唆使,致令天性睽违。夫妇之谊,惟唱和相合,理宜和气蔼蔼,切莫时生反目,致使伦理大亏。处兄弟之情,惟友恭相得,理宜亲爱怡怡,切莫从枕边言语,致使骨肉分离。尤有处继室之下,惟权子女之是托,理宜慈祥含容,方是贤妻,若把子女搬是搬非,定非德慈。为父者男子汉大丈夫,切莫被他昏述。至论世间生子生女,一般血脉,溺时何忍悲啼。待侄待子一样心肠,犹子原属比儿。至若见人有过,我必宜戒,务宜婉言相规,能令彼一旦回心转意,我亦可当良医而已。有愆,人来相责,更宜刻骨誓肌,能令我一旦去恶从善,即是我业师。如见小人,早远绝,一与为伍,受害何啻信石。见君子,急亲近,常与交游,受补真胜黄芪。如遇苍颜绀发之辈,总敬之无欺。即遇奴仆婢妾之流,亦宜待之坦夷。然更有为生人所切忘者,聊申十有余欸,不可不知。一毋贪淫, 淫心一溺,忘身丧家之堪悲。一毋嗜赌,赌念日炽,醮妻卖子之贻罹,又无好穿着,无好酴釄,无好口腹,无好安居。只守着勤俭一计,家虽贫亦可望兴创日期。更无好斗狠,无好讼词,无好逞能,无好争奇,只执着忍耐二字,家若富正是能守祖业根基,更遇人有所触,切记穾眼,切记睁眉,人以横来我以善支,饶人不是痴己,上欸欸俚论,实为生人之要诀,守身之切辞。惟望日后之子孙凛凛无违,莫把今朝之言语视为嬉戏,若果能从吾言而行之孜孜,又岂仅一家之可齐。即推之辅佐治国安邦,天下莫不雍熙。更自今日以推之千百载以下,凡为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无不宜之。

  右附 杨龟山先生格言以为治家宝训,望子孙恪遵,至言也。

  (注:因未见到光绪版或民国版的旧谱,而1997年版的新修谱中字、词错误太多,以致许多语句不通,内容苦涩难懂,但无处勘校,又不敢擅改,只能依照原文抄录。)

 

  文 化 遗 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擎神祭祖

  李家山这支李氏家族,传承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众不同的擎神祭祖活动。

  每个姓氏家族都会举行祭祖活动,一年两次:春祭、秋祭。春祭都是在清明日,秋祭一般也都是在冬至日。而李家山的李氏家族,却是个特殊,每年农历二月十八日祭祖。一般的姓氏家族祭祖活动,都是在祠堂内举行,在祖宗先人的神龛牌位前陈设供品,燃烛点香,鸣放鞭炮,顶礼膜拜。李家山李氏家族则完全不同,是要举行隆重盛大的擎神巡游活动。村中一座庵庙里有两尊观音菩萨塑像, 二月十八日祭祖这天,须先将这两尊观音菩萨神像请到祠堂供奉,族中念弥陀的妇女们穿着艳丽的新衣、头戴鲜花、手捻佛珠,聚集在神像前,诵经念佛,祭拜观音菩萨和祖宗先人,为家族祈福,为子孙祈福。尔后,要擎起菩萨,抬出神轿,怀抱(或背)男婴的妇女打着大红华盖(凉伞),衣着鲜艳的弥陀妇们以及其他参加祭祖的族人,组成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行进在山径田间,到各自然村走家串户,为每户人家祈福送福,所到之处,各家各户都要燃炮迎接。

  每年农历二月十八这天,凡是李家山迁居外地的人都要回到李家山参加这个祭祖活动,尤其是家中添丁者,必须头一天就回李家山,中午请族众一餐,翌日在祠内将新添的丁口登载入《余庆谱》,以酒水、糍果招待族众。新添丁的人家不仅要较多的赞助祭祖的经费,还要备上水果、喜糖等果品分俵给众人。这天,祠堂所备的祭祖筵席,午餐为素食,晚宴则是荤菜,以宴请远到的族人和外姓宾客。李家山李氏家族擎神祭祖,每年如此,沿袭至今。

  李家山李氏家族为什么要在农历二月十八这天举行这种特殊的擎神祭祖活动,没人能说清楚,族谱上也没有对此作出文字的解释。其族谱只有卷一《古额》作了如下记载:

  ——古规:乡中塑有观音佛像二尊,额定每年二月十八日作神首,十家共为一股,神首出众每户,有家室未作神首、未出众,乡中议定出光番拾元,纳宗祠内收管。

  ——古规:族中初生子者, 额定二月十七日午刻饲斋统众一餐,十八日出众,每人上酒三杯,大禾糍三坋,每户又三坋,此额不敢减少,亦不敢推迟,是族中之美事也。”(注:1997年新修的族谱原文如此,其内有的词句苦涩难懂,不敢擅改,只能依照原文抄录。)

 

 李家山“李氏祠堂”

  

    沿山镇里居李茂一裔李太保支

  郡望:陇西郡。

  堂号:沿山里居上李家祠为“敦睦堂”,大埠岗李家源祠为“培源堂”。

  谱 牒

  里居上李家《李氏族谱》(内页《樵西李氏族谱》)。已历四修:道光三年(1823年)初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三修,2005年四修。现存有民国二十七年三修本与2005年四修本。

  民国二十七年三修《樵西李氏族谱》

  里居长佳磜《李氏宗谱》(内页《樵西李氏宗谱》)。共历七修: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初修,道光三年(1823年)二修,咸丰元年(1851年)三修,光绪六年(1880年)四修,民国五年(1916年)五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六修;2000年七修。现存有民国三十五年六修本两卷和2000年七修本。

  大埠岗李家源《李氏宗谱》 共历六修:道光二年(1822年)初修,同治七年(1868年)二修,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修,光绪三十年(1904年)四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五修,1994年六修。现存有民国十七年五修本与1994年六修本。

  城郊镇朱山村《李氏宗谱》:谱名《李氏宗谱》(内页《陇西李氏宗谱》),仅存卷一、卷二两册。按民国廿七年版《李氏宗谱》卷一《接修新序》所载,“民国戊午四修”,即民国七年(1918年)已是第四修,现存的民国廿七年(1938年)版本则是五修本。一至三修各修于何时,现存的五修谱中未予记载,不得而知。现其族人持有的六修谱,则是大埠岗李家源1994年六修的谱本。

  祠 宇

  里居长佳磜(下李家)祠堂:创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前后历时二十年才竣工。其谱卷首《长佳磜李氏新建家庙序》:“经始于嘉庆五年,越二十寒暑而始告成。”其建筑可谓宏伟壮观、富丽堂皇,历时二个世纪,可惜如今已大部坍塌。成断壁残垣

  里居上李家“李氏家庙”: 创始于同治五年丙寅(1866年),竣工于光绪二十五年乙亥(1899年)。

  上李家“李氏家庙”

 

   大埠岗李家源“李氏宗祠”:据1994年六修《李氏宗谱》卷八《重建祠志》,清乾隆间创建祠宇,“规模壮丽”。咸丰八年(1858年),祠堂被太平天国军队放火烧毁。同治元年(1862年)仍在其旧址上重建,历时5年方才告竣。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公社期间,祠堂被作为生产大队部,后又拆除改建为大礼堂,已无原祠堂的旧影。

  源 流 与 播 迁

  此支李氏,系滕王李元婴之后。李元婴第十八代孙李茂一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由建昌迁居新城河塘, 第二十代孙李远成由新城河塘长溪迁居新城廿六都漋兴里,第二十三代孙李太保(讳汀),于元季时由新城(今黎川)河塘漋兴里徙居福建邵武四十五都岭头村。李太保即为此支李氏的入闽始祖、邵武樵西岭头的开基祖。

  上李家《李氏族谱》卷首“书房二十四世孙邑庠生庭煇”撰《重修序》:“……至大唐元婴公以大功英烈晋封滕王,出镇南昌,尚存其阁焉。历四世而恭公,徙居建昌,八世为宋理学名儒有觏公,字泰伯,已著《盱江全集》。迁于新城河塘者,有五世之茂一公也。由河塘而迁于漋兴里者,有远成公也。远成公生三子:长容彦,次容恂,三容清。容清公亦生三子,幼曰太保公,始由江西迁于邵武之岭头……”

  卷首《樵西李氏源流考》:“元婴公居南昌,生子十二,次万五宫使公,字崇礼,妣吴氏,生子八,次二千一宫使公,字怀义,入赘抚州临川东隅桐林岭毛公之女,生子八,分居建昌西北凤凰思贤坊一派之祖,复分支新城、泸溪、金溪各县之祖。……方叔公,字仲华,妣张氏,生子二,次曰经元,字宗文,妣王氏,生子二:长茂一,次茂二是为学前祖。茂一公字允中,迁居河塘长溪,妣饶氏,生名三公,字均仁, 妣朱氏,生六一公,字义顺, 妣吴氏,生子二:长允成,次远成公由河塘长溪迁居廿六都漋兴里, 妣丁氏,生子三:长容彦,次容恂,三容清。容清公妣王氏,生子三:长曰太仁,次曰太僖,三曰太保。太保公始迁居邵武樵西古山岭头……”

  据上李家《李氏族谱》可知, 滕王李元婴至始迁邵武的李太保衍传世系为:

  第一世 李元婴

  第二世 万五公使,字崇礼。

  第三世 千一,字环义。生子八:

  八一,名珍,居建昌。八二,名珪,居抚州。

  八三,名珠,无考。八四,名珩,无考。

  八五,名璞,居昆。八六,名珮,居湖广。

  八七,名班,即吉安、吉水、赣州、宁都、石城各县之祖。

  八八,名环,即武、威、成、戚之父。

  第四世 八一,名珍。生子三:恭、岱、俭。

  第五世 恭,名惠,字庄敬。生子三:五中丞、六府君、七扶仁。

  第六世 六府君,字执义。生子一:十四府君。

  第七世 十四府君,字捷仁。生子四:守蕃、守衍、守盛、守大。

  第八世 守蕃,行六。生子一:仲长。

  第九世 仲长,行十六。生子三:遇、逵、达。

  第十世 遇。生子二:三、四。

  第十一世 三,字彦宽。子一:有余。

  第十二世 有余,行十三,字文简。生子二:觏、觐。

  第十三世 觏,字泰伯。盱江名贤。生子一:参鲁。

  第十四世 参鲁,字孝儒。生子一:子春。

  第十五世 子春,字名应。生子三:方叔、文叔、济叔。仁叔乃从子。

  第十六世 方叔, 字仲华。生子二:经魁、经元。

  第十七世 经元,名优才,字宗文,号有哲。生子二:茂一、茂二。

  第十八世 茂一,字永中,号潜所。世居旌善乡。元延祐元年(1314年)筑室二十七都河塘,为河塘长溪之始祖。生子一:名三。

  第十九世 名三,字均仁。生子一:六乙。

  第二十世 六乙,字顺义。生子二:永成(或作允成)、远成。

  第二十一世 远成,字宗继。由河塘长溪迁居二十六都漋兴里。生子三:容彦、容恂、容清。

  第二十二世 容清,生子三:太仁、太僖、太保。

  第二十三世 太保,讳汀,世居江右新城漋兴里,迁居福建邵武四十五都岭头。(樵西之有李氏自公始)。生子一:万五。

  李太保肇基邵武樵西沿山岭头后,在不断蕃衍发展过程中,又有后人分徙各处,衍生为几个分支:里居上李家分支、里居长佳磜分支、大埠岗李家源分支以及城郊黄家垅分支。

  上李家分支

  据上李家《李氏族谱》,李太保的曾孙李丙二(字本魁), 入赘水竹坪的萧家(后将水竹坪改名上李家),形成上李家分支。李丙二生四子:丁二、丁五、丁小二、丁小五。其次子李丁五生二子:长世熹,次世积,从此生齿日繁,枝盛叶茂,分为“诗”、“书”两大房。

  上李家《李氏族谱》卷首《重修序》:“……太保公,始由江西迁于邵武之岭头,生万五公。万五公生甲二公, 甲二公生丙二公,字本魁,入赘水竹坪之萧氏,即今上李家也。……”卷首《樵西李氏源流考》:“太保公始迁居邵武樵西古山岭头, 妣虞氏,生万五公,娶吴氏,生子四,长曰甲二;次甲四,岭头长家磜下李家祖;三甲五,大洋坪祖;四甲七,分散无考。甲二公妣黄氏、宁氏,生丙二公, 妣张氏,继娶入赘水竹坪之萧氏,后将水竹坪改名上李家也。生子四:长丁二,次丁五,三丁小二,四丁小五。丁五公妣张氏,生子二:长世熹,次世积,由是遂分两大房。”卷首明万历十八年裔孙荣芳撰《旧序》:“自元婴公敕封滕王,历代已久,传至泰伯公者,固理学渊源也。数传而至茂一公,支派流长,遂为江右河塘巨族。迁于邵武樵西之岭头,则惟太保公。太保公生万五公, 万五公生甲二公,甲二公生丙二公。丙二公由岭头村而居上李家,世代相承。”卷首《初修序》:“滕王元婴公肇自天潢衍派,作镇南昌。盱江一脉,学问事功彪炳宇内。迨二十三世有太保公者,迁闽之樵西岭头,支系繁衍。其孙本魁公因入赘水竹坪之萧氏,以遂家焉,即今上李家之祖也。生丁五公, 丁五公生茂三,字世熹;茂十,字世积。恳辟弥盛而生齿愈畅,其支爰分诗、书两大房。”

  据上李家《李氏族谱》卷一《始迁祖太保公支下世系》与《仲玉公支下世系》,其衍传世系为:

  第一世 太保(迁邵始祖)。

  第二世 万五,讳佑。生子四:甲二、甲四、甲五、甲七。

  第三世 甲二。子一:丙二。

  甲四,讳迪生。迁居长家磜。

  甲五。至孙丁十六同曾孙成公迁居大洋坪。

  甲七。分散无考。

  第四世 丙二,讳本魁。妣张氏,继妣入赘水竹坪,今上李家之始祖。子四:丁二、丁五、丁小二、丁小五。

  第五世 丁五,生子二:世熹、世积。

  第六世 世熹,派茂三,字宗孙,号子敬。

  世积,讳罗孙,派茂十。

  长佳磜分支

  据里居长佳磜《李氏宗谱》,李太保的七世孙李环入赘张久寿家,由上林村迁长佳磜,李环是为长佳磜(下李家)开基祖,形成长佳磜(下李家)分支。

  据里居长佳磜《李氏宗谱》卷一《始迁祖太保公支下世系》与《仲玉公支下世系》, 其衍传世系为:

  第一世 太保。

  第二世 万五,讳佑。生子四:甲二、甲四、甲五、甲七。

  第三世 甲四,讳迪生。子四:国材(编兴房),均任(编漋房),均载(编茂房),均正(编盛房)。国材失考, 均载下李家祖,未叙。国材失考。

  第四世 均任,讳栋,原派丙念。生子五:庚二.未详;庚七,高桥祖;仲玉;庚十七,未详;庚念二,未详。

  第五世 仲玉,派庚十四,子三:得安(编致房),润孙(编中房),孝孙(编和房)。

  第六世 得安,派福念六,原名闾孙,由岭头迁本乡上林村,即今小坊是也。子五:引,良,环,禄,定。

  第七世 环,派受六。是时入赘张门,遂家于长佳磜,为长佳磜之始祖。明洪武三十五年生,成化六年殁。(未完待续)

分享到: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