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娱情村音三角戏

2018-01-10 10:23:26 来源:   责任编辑: 亭子  

 

 

链接:

  文化遗产名称:邵武三角戏

  所属地区:福建·南平市·邵武市

  遗产编号:IV-18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时间:2006年

  申报单位:福建南平市

  遗产级别:省级

  聆听,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

  暮春的午后,煦煦的阳光弥漫着,照在老人的脸上,那如沟壑的纹理中,尘封着年久岁月里的故事,在阳光下,渐而清新明丽。老人是我的外祖父,年岁已望期颐。我端坐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象阅卷般,捧读那娓娓传来的人及事。虽然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却也感心动耳。三角戏便是在这阅读间,呈示在我面前。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戏曲的第一代传承人,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他与诸艺人一道,将地方小戏演绎得如火如荼,在那节黯然如晦年轮上,刻画下道道华彩。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经历着怎样的故事?而同时,作为地方小戏,是如何历久而不衰?虽未成为凛然苍桧,却也在岩罅间勃勃滋长,为梨园添一抹绿意。

  一

  在老人津津的叙述中,我耳畔不觉掠过袅娜的丝竹声,间以顿挫的锣鼓,于是,一缕斜阳洒在了台榭之上。莲步款款,青衫翩翩,朱唇轻启便是一段悠远的风华。古道长亭外,黯淡的离情;小园香径间,却上心头的徘徊;深阁香闺里,欣然的祝盟;以及,闾巷阡陌上,插科打诨的嬉闹。踏谣之啼,中郎之舞,参军之谑,钵头之哀,兰陵之壮,林林总总,旨在“假仙佛里巷任侠及男女之词,以舒其磊落不平之气(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于是令人遐思万千,欢愁丛生,笑泪并作。

  这些是我对戏曲浅陋的认识,当随着那飘扬的管弦缓步走近三角戏时,却发现它实非我所臆想。

  三角戏在一“俗”字。其以俚俗而显亲近,取材更是源之市井,观照之下,如出前村后垄。诸伶唱念之时,亦多方言,直觉是左邻右舍絮絮之语。正由这“俗”字,那么,注定了它是根植于民间的草根艺术。其演剧地点是祠堂、庙宇,而非勾栏、瓦肆;演绎既非帝王将相丰功伟业,亦非才子佳人曲折传奇,只是普通人家的寻常琐事。前辈艺人称其为“家庭戏”,并高度概括了它的艺术特征:没有皇帝没有官,老百姓越看越心宽。

  三角戏在一“娱”字。此“娱”者,娱情也,娱乐也。宋苏东坡在考察上古“八腊”之后,便提出戏曲的“游戏”之说。三角戏正契合这“游戏功用”的精神。从其演剧风格观之,旦为正色、丑为间色,正、间相侣。小旦在绣花纳鞋、推窗卷帘之间,风姿绰约,令人陶醉;丑角在跳窜腾挪、插科打诨之际,谐态万千,满堂哄笑。清人李渔以为戏曲要做到雅俗同欢、智愚共赏,便在这“娱”字之上,以科浑的游戏之道,来作看戏之人参汤!他进而称“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这与三角戏的风貌丝丝相扣。

  作为地方剧种的三角戏,它的郁郁兴盛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此前,因之演绎的多系底层社会之种种,宣扬的则是冲破教条的男欢女爱,同时,为娱芸芸观者,谴词上,多俚鄙粗口,不入大雅之堂。政府以为诲淫诲盗,伤风败俗,故而禁之再三,戏班便多在乡野登台。而正如此,却又奠定了它的根基,使它能深扎于农村。此外,尚有多层因素,一系旧时艺人囿于文化水平,授戏只是口耳相传而无抄本,限制了其传播。另一则,或受门户影响。关于这些推断,在清代奏议中,亦可窥见一二。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江西巡抚郝硕复奏查办戏曲”折中称:

  “(乱弹诸班)其词曲悉皆方言俗语,俚鄙无文,大半乡愚随口演唱,任意更改”;“臣饬令各府时刻留心,遇有到境戏班,传集开谕。务使一体遵禁改正……(《中国戏曲志》)”。

  对于传统剧目,我们大可不必讳言其俗白,而刻意描抹粉饰,冠以种种花环。事实上,村言亦有雅韵。

  建国后,三角戏传统剧目逐步得以整理加工,同时开始创作富于时代特色的现代剧。在传统剧目上,更加丰富其表演形态,存其精华,剔其糟粕,渐而深入人心,观者趋之若鹜,以至于一剧难求。

  二

  曲家巨擎汤显祖谓剧场即一世界。那么,在那段岁月中,外祖父的世界里发生着什么呢?我尝试着走近他的世界。

  建国初期的1952年,因之对于三角戏的热爱,老艺人朱赞臣、李本兴与外祖父等数人筹划组建起“通泰街道三角戏业余剧团”,团员十余人。1956年,“邵武三角戏实验剧团”成立,团员增至二十余人,成为一支专业团队。其时,任邵武文化馆长的冯玉琳女士为剧团的创建及发展施以种种眷顾,功不可没。剧团成立伊始,诸多传统剧本由老艺人罗雪官、丁得山口述,外祖父执笔整理。现存的唯一一部三角戏传统剧本——《雇长工》,系是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印行出版。而另一剧作《金钱记》,则在即予付梓之际,由出版社告之因剧种狭窄而未能面世,不失为一种遗憾。

  其后的两年间,剧团辗转于泰宁、建宁、将乐及建阳等地巡演,将三角戏演绎得淋漓尽致,亦取得不俗的反响。据称当时,每演一剧,观众沸沸扬扬,多辄五、六百人。在一些边鄙山村演出时,更有携老挈幼、举村而往者。入夜时分,抬眼而望,便见盘旋的山径上,松光、蔑光星星而来。

  那时的演剧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呢?先是张贴海报,题示将上演三角戏的若干剧目,海报上,更有描述剧情的打油诗四句,以此招徕看客。演出前,鼓声连连,令人发聩凝神,续而报幕,续而开演。三角戏因只具“生、旦、丑”三角,且演出时,三个角色互为三角,故而名之。它亦称“七子班”,盖指七人便可搭起一台戏,正因这种简便的形式,使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诸角色的特点是旦角以倒走出场,且绢、帕不离。丑角以矮子步亮相,而手不释扇。

  演出的剧目有《青龙山》《凤凰山》《十八滩》《雇长工》及《下南京》等传统剧目,剧情多家庭纠葛、男女情爱,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令人唏嘘。台下,观者溺于剧情中,谛听忘形,尽情释放着笑泪;台上,演员唱念做打,戏假情真,演绎着人生甘苦。

  那段岁月,外祖父辛劳无比。由于传统剧本全无,次日演出的节目,在当夜应整理成稿。于是,老艺人一边口述,他一边记录编排,另有抄员将整理完善的剧本再行誊写数份分发至所饰角色手中,以便习练。于是,通霄达旦成了常态,第二日,又得照应剧团其它事务。在剧目上演时,尚要在幕后细听演员唱念,不合处,便及时提示。甚至于人手不足时,充当幻灯片播放员。偶尔,兴之所至,也登台清唱几段,所饰者多老生。

  1956年冬月,值安徽黄梅戏剧团前往福建前线进行慰问演出,省文化厅急召外祖父赴榕,作为三角戏传承人的身份进行观摩交流。适《天仙配》男主角王少舫正在此行中,于是二人促膝而谈,问答最多的,则是两种地方戏曲的唱腔、表演。嗣后觉察两戏剧目多有雷同,最典型的,如黄梅戏的《砂子岗》与三角戏的《打苏门》,内容与唱腔皆肖,可以推断,三角戏在发展中,曾经借鉴和吸收了黄梅戏的精髓。这一段历史让我动容,两个剧种曾经如此近距离地相互审视,象一对离散多年的姐妹般,寻访着彼此的身世。

  两年后,因时常奔波于外,每次巡演,长则一月,短亦十数日,家中生计日窘,百指待食,于是外祖父决计离开剧团。当他的身影渐行渐远时,我想,其实他的胸间依旧揣着一折剧本,耳际盘旋着一节音律,喉口间一段韵白欲吐。这不由令我忆得吴敬梓《老伶行》中语:酒阑独跋声歌歇,行到板桥珍重别。

  而三角剧团呢?则宛如泥偶沉浮于时代间。1960年,剧团更名为邵武山歌实验剧团;1962年,恢复为邵武县三角戏剧团;“文革”期间,剧团一度改为“红卫”民歌剧团,直至1969年2月遭撤销,遣散所有艺人。“文革”后,再度改称为邵武越剧团……

  三

  廊前的花木滋养在春意中,生气盎然。

  外祖父思绪缕缕,如丝竹延绵。我静静地聆听着。关于三角戏,他有着太多的记忆。昔年,有三角戏班入村镇演出,少年们总尾随其后,台上唱一声,底下便摹一句。那时的戏台,仅仅只是四六张旧式方形的脱谷机,取来数条长板铺设其上便是戏台了。这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情景了。那么,邵武三角戏该当经历了多少年月呀?

  据调查资料称,流传的三角戏一百四十余个剧目中,三分之二以上与“江西采茶戏”剧目相同,因此推论三角戏脱胎于“江西采茶戏”,并称其发韧在明末清初。然而,“江西采茶戏”并非专有名词,而是江西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如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九江采茶戏等。因此,考察邵武三角戏的源流,则必须对采茶戏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史料分析,采茶戏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采茶歌——采茶灯——采茶戏。

  采茶歌,初系茶农采茶时所演唱的山歌,后发展为以竹击节、一唱众和的联唱形式。茶歌称为“十二月采茶”。 采茶歌之发源,清道光年间学人对其音色考证后推断为粤北(秦华生、刘文峰:《清代戏曲发展史》)。其见诸文字大约在明嘉靖年间,据修撰于当时的《韶州府志》记载,广东韶州一地,每逢上元节,把唱采茶歌与燃花灯、舞龙狮一并作为节庆活动。明万历年间,采茶歌已传唱到缙绅之第。江西石城熊氏宗谱中的《熊甫先生传》载,“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呜呜然,撼户牖……”。由此可见采茶歌的表演逐步迈入更广阔的空间。

  据考,晚明系金元之后戏曲发展的又一蕃盛时期,世井间对于戏曲的趋尚与痴迷已形成“沸腾”状,每一剧出,辄观者堵如潮。明人袁宏道言及苏州虎丘唱曲听曲的盛状,称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当是时,士大夫亦不逞多让,阀阅之家,多留意伎、乐,奢靡相尚。明遗民张岱追述其家世时,称祖辈于万历年间陆续蓄养家乐六班。而我们依《熊甫先生传》中所记“座上常满”“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可以想见传主虽限于条件未蓄养家乐,却也广延宾朋,置少年男仆歌唱“采茶”以为娱乐。

  采茶歌其后演为采茶灯。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详细记载了采茶灯的表演形式及演唱内容,是书称正月之时,乡间饰儿童为采女,每队十二人,各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歌“十二月采茶”。故而采茶灯亦名“茶篮灯”。采茶灯的演出不独粤中,其流传甚广,桂、赣、闽诸省皆有之。

  采茶歌及采茶灯皆是一种歌舞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演出中逐步注入故事情节,丰富艺术形式及内容,进而发展为采茶戏。如“三脚班”正是由联唱而转化为姐妹对唱、茶童穿插其间表演发展而来,形成两旦一丑的表演格局。此后,其日益昌隆,清道光三年(1823年)所修《阳山县志》中明确提到“乾隆年间三脚班大兴”。

  由此我们清晰地了解到采茶戏的发展脉络:肇事晚明,约清中期发展为戏曲,并在清乾隆年间形成演剧高峰。显然,作为以戏曲形式显现的三角戏,追溯其源流,当止于清中期。同时,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采茶戏流布不独江西,广东、广西、湖北、安徽、福建诸省皆有之。

  戏曲歌舞的流行是世风、世情的反映。刘文峰先生在对中国戏曲的多样性与社会关系进行调查后,特别指出人口流动等诸因素是剧种向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之地缘,闽、赣两省商旅往来及乾隆年间采茶戏遭“禁演”的风波会否成为采茶戏进入邵武的重要途径呢?它是否形成于此际?又或者尚有他法?

  外祖父回忆,当年授艺的老艺人笼统地称其已历三百年,戏剧源出湖北,适逢荒年,当地艺人流寓四方,教徒授艺。在湖南则形成花鼓戏,在安徽则为黄梅戏,在江西则为采茶戏,在福建则为三角戏。此说显然是将三角戏与“江西采茶戏”作为两种独立的剧种区别对待,而不是因袭、脱胎的关系。“三脚班”与三角戏也是去之甚远。为此,我尝试将两个剧种的戏曲进行比较,仅同一折《下南京》而言,除主旨相类,两戏的表演形式、唱腔、音辞已大相径庭,前者以温婉多姿而动人,后者直趋戏谑而喜人。

  这个结果令我陷于深深的困惑中,究竟是因之南橘北枳致使曲风大变?抑或它们本非同科?而采茶戏、江西采茶戏、黄梅采茶戏、三脚班、三角戏,种种名词如丝线相纠结,令人难理头绪,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只限一幕轻纱,又似乎在山穷水复外,触手将及却咫尺天涯,着实令人气沮。在翻查的十数种中国戏曲专著中,多是论述、钩稽、辨析雅部昆曲、花部京腔等,考察的是学者视野中的“戏曲”,对于采茶戏尚且语焉不详,而作为地方小戏的三角戏则更是讳莫如深了。

  搜求数月后,最终在刊行于1985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曲艺卷》中我找到了答案,是书将“三脚班”及“三角戏”皆归于“采茶戏”之列,对采茶戏分门别类,计有采茶戏(即“三脚班”)、抚州采茶戏、黄梅采茶戏、紫阳民歌调、粤北采茶戏等十八类!并在“三角戏”一目中,注以别名:三腔戏、家庭戏。流布地区首指“福建邵武”。再比照诸般条款,与邵武三角戏特征无异。原来,老艺人叙述最接近于真相,只是花鼓戏当系花鼓调;而其所称发祥“湖北”会否是“粤北”之口误,亦或其它呢?这尚待考察。他的“历三百年”之说,现在看来,显然是指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同时,这“历三百年”所指的也仅是采茶戏。如果以采茶歌称之,或更为准确!

  由此,我们终于可以判定三角戏即系采茶戏,自江西流入邵武。据载,清光绪年间,仅赣南采茶戏的灯班及三脚班就达30余家,有名姓可考者达10数家。如上塘张家三角班,大戏有56出,小戏有17折,常年演出于江西南丰、宜黄、黎川诸地。所以,邵武三角戏的形成,实属流寓当地的采茶戏班所授,经数辈艺人传承、丰富,最终底定基础,成就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戏。而其流传的年代则在晚清,距今不足两百年。

  对于这一结果,我长吁不已。斯可谓众里寻它千百度。同时也对地方小戏的研究殆于衰微而惋叹,我们只能藉三十年前的论著来对其进行考察,而三十年过去了,它们却几近哑然。林林总总的专著,洋洋洒洒的篇章,不能为其设一席之地。

  四

  三角戏的鼓乐依旧悠扬,传承也在嬗递着。跨入本世纪,三角戏再吐芬芳,作为专业的演出团体——“邵武三角戏剧团”近年来在编、演、唱、传三角戏上颇费功夫,不时活跃于工矿村镇。而散布在山乡之间的民间剧团亦偶有演出。

  我在阅读间,遥想着当年“月下争看窈窕娘”的情致。

  然而,传统戏曲的境况日危,据发布于2006年的《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指出,仅山西一省,二十年来49个戏曲剧种仅存28个,其余已然消亡。消亡的剧种中包括形成于宋代的赛戏、队戏、锣鼓杂剧等。这种状况诸省皆然。

  时值当代,纵使诸腔竞美、各擅胜场,然而所面临的现状越发趋于严峻,其受众象遭逢荒漠化般。戏曲与芸芸大众的隔膜日久、冷落日深。“无奈曲高和寡,六十年渐少知音”,这是清道光间学者李光庭对昆曲的评论,而今,花、雅二部皆然,都陷于知音渐少的窘局之中。今时今日,我们似乎漠视令人动容的历史钩沉,淘汰曲折萦迂的历史情节,我们只需要一节熨贴的唱段以慰我们的心灵。

  三百年前昆曲的境遇已然漫及整个梨园界。是时代使然,抑或人心使然?诸腔喑哑后,是否该对当年昆曲的式微作一番深刻的剖析?誉之国粹者,其境况尚且如此,而作为地方小戏的邵武三角戏前景更是令人堪忧。保护、传承、发展都离不开必须的土壤。首先是对它的保护,如何充分挖掘和定位邵武三角戏的文化、艺术价值,是正其“名”的问题,是予以保护的先决条件。同时,对传统剧目的搜集和完善,是保护的关键。在那个贫瘠的年代,老艺人们不懈地口述加工,再行比照订证,最后定稿传抄。如是艰辛,方才使三角戏不至在岁月中湮灭。观今日种种将艺术作私产蔽不示人而居奇者,令人汗颜无地。

  而对于它传承与发展,则应提升对戏曲的倡导与消费,“数穷必趋于约”,如何再现昔时的繁荣,值得时人深思并进行探索、实践。他年他月,等我们有了足够的保护空间、演出空间再予珍视之,不知其已凋零否,尘土否?象山西的赛戏般,我们只能凭借着枯冷的文字,去想象它昔年的鲜活,它的艳丽,或者壮阔。

  夕阳渐而敛起,在这明暗之际,我释卷远眺,远方是迢迢的青山。

  我想,待来年,待我的女儿稍长些,我将领着她一同端坐着,再度进行着这种阅读。 (吴跃辉)

分享到: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