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新画卷。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我们深情回眸。五年间,邵武产业发展聚链成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平安稳定基础夯实,每一步都踏响奋进的足音。11月18日起,邵武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奋进的邵武·我们的十四五》专栏,系统梳理五年发展成就,为您呈现实干担当、硕果盈枝的“邵武奋斗志”,凝聚再出发的磅礴力量。第二期为您推出《铺就发展新通途 绘成山水新画卷》 铺就发展新通途 绘成山水新画卷 一条条大路通村入户,一个个交通项目落地生根,不仅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城区到乡村,从公路到水路,看得见的交通之变,正让奋进的邵武朝着更畅通、更繁荣的方向大步迈进。 干线公路升级,打通发展大动脉 国道316线邵武大竹谢墩至城郊莆明段的施工现场,工程车辆往来穿梭,路基填挖、隧道掘进等工序同步推进。作为贯穿邵武城区的重要干线,国道316线的原有线路已难以满足城市发展与日益增长交通流量的需求,国道316线邵武大竹谢墩至城郊莆明段公路工程项目作为省重点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将原有穿城路段进行外迁,有效分流过境车辆,极大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减少安全隐患。 G316邵武过境改线工程项目经理部副经理、总工程师肖梓毅说:“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邵武西向辐射能力,为邵武市经济开发区城郊产业园和金塘工业园提供一条快速通道,拉近邵东生态工贸区,加强组团联系,提升邵武在海西经济区中的竞争力。同时,更好的联络了4A级云灵山峡谷漂流、和平古镇、千岭度假区,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2024年,国道316线大竹谢墩至城郊莆明段公路工程项目荣获福建省2024年度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省级示范项目,是南平市唯一获此荣誉的普通公路建设项目。 农村路网提质,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农村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提速,张厝乡祝洋线公路新改建工程、县道邵金线下樵至李家段公路单改双工程等项目相继竣工,不仅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更带动了沿线乡镇的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路”。五年间邵武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约 110 公里,危桥改造15座,完善安防设施 90 公里。 “山货进城,网货下乡”的双向流动因路而畅。和平古镇的豆腐、金坑的红菇、桂林的笋干……沿着这些“致富路”更快地走向全国百姓的餐桌;电商快递的车辆直达村口,村民足不出户便能购遍全球。邵武市农村客货邮融合持续发展,共布设完善农村客货邮融合服务点107个,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7条,建制村客货邮服务覆盖率100%,实现客货邮融合线路运营频率达每周3—5趟,畅通“快递进村”服务最后一公里。 路,不仅是出行通道,更是乡村振兴的“黄金纽带”,它打通了城乡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串联绿水青山,点亮文旅明珠 “这条风景道太赞了!开车从二都养生谷出发,一路经过竹立方生态科创馆、大埠岗樱花小镇、和平古镇,最后到天成奇峡,沿途多自然人文景观,一天都逛不够!”来自福州的游客林女士拿着相机不停拍照。 2024年邵武世遗1号风景道全线贯通,通过沥青路面铺设、标线完善、绿化美化等工程,交通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串联起邵武及周边县市40多处自然人文景观,开发了一条衔接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至泰宁世界自然遗产的特色风景廊道,推动山水资源、魅力乡村、产业联动发展,促进邵武市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水运焕新升级,开辟生态新航线 “新渡船又稳又安静,比以前的柴油船舒服多了!出行变得很方便!”常往返于陈坊渡口的村民陈大爷,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坐柴油船又吵又呛,现在的电动渡船里还有板凳歇脚,候船亭还有遮雨棚,夏天也不怕晒了。 同时,渡口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得到改善,新建了海事公园、海事气象站、文化长廊,并完善了指示标识等,让村民和游客能够“过渡舒心、过渡安心、出行放心”。电动船舶投入使用和渡口改造,将串联起卫闽镇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成为集交通、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交旅融合新地标。 作为“福建福渡”乡村振兴渡运服务品牌试点,邵武完成4个渡口标准化改造,投入3艘新型电动渡船,实现纯电动渡船全覆盖。 从干线公路到农村小道,从陆上风景道到水上航线,邵武的基础设施之变,进一步拉近与外界的距离,让城乡联系更紧密、产业发展更兴旺、群众生活更幸福。如今的邵武,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农村公路连村入户,智慧物流高效运转,绿色交通稳步推进。 奋进的邵武,正沿着宽阔的交通大道,朝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奋勇前行。 作者: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万琪 编辑:江桂煜 审核:缪顺春 李婷 终审:陈一沿 邵武融媒 邵武市融媒体中心微服务平台,在线阅览邵武市热点新闻。 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