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在桂林乡下岚村枫清源农业合作社羊肚菌种植基地,密密麻麻的褐色“小伞”破土而出。原来是羊肚菌丰收了,菌农们正忙着采摘、搬运、打包,抢“鲜”供应市场。 “我们村冬季气温低,湿度高,非常适宜羊肚菌生长。前几年,村党支部探索‘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大规模种植羊肚菌,促进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下岚村党支部书记黄益平介绍道,“从一开始试种13亩,到现在50多亩,产量和质量都实现‘双高’。今年预计每亩产量可超800斤,市场效益可达100余万元。” 据悉,羊肚菌种植属于“冬种春收”。每年11月初搭棚种菌,次年2月破土成熟,待4月采收结束,撤棚种植水稻。这种“稻菌轮作”模式,不仅能提高农田综合利用率,还能解决部分村民冬闲时的就业增收问题。 “种植羊肚菌不仅可以利用冬闲获得一份收入,采收后留下的菌包还能营养土地,为后续水稻种植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合作社负责人聂文华说。“小小羊肚菌不仅让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也让‘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 近年来,桂林乡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羊肚菌种植等特色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子”。 作者:黄剑琳 编辑:江桂煜 审核:缪顺春 李婷 终审:陈一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