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在挂牌“邵武市政协书屋”的工会职工书吧举办的沧浪读书会第119期圆满结束。分享书目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马星辉创作的长篇小说《东关尘》。活动中马老师为书友们分享了精彩的专题讲座《长篇小说<东关尘>创作谈》,书友们就小说创作的相关问题与马老师进行了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创作者与读者的现场交流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也让读者深深体会到马主席对东关这片热土的深厚情感。 主持:咏樱 主办:邵武市政协文史委、邵武市总工会、 邵武市作协 参加人数:35人 作者简介 马星辉(古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协全委会委员、福建省文艺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南平市作协副主席、福州市文学院荣誉签约作家。个人传略辑入《中国当代记者、编辑传》《邵武市志》等多部典书。主要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张三丰传奇》 长篇小说《武夷之子》 长篇小说《星溪风云》 长篇小说《李纲传奇》 长篇小说《 天 道 》 长篇小说《 东关尘 》 长篇报告文学《最后一滴眼泪》长篇报告文学《 血 脉 》 长篇报告文学《武夷之子》 长篇报告文学《 血 脉 》 长篇报告文学《纵横千里》 长篇报告文学《 远 方 》 短篇小说集《小城人物》 中篇小说集《小城故事》 散文集《 闭 嘴 》 散文集《古道随笔》 散文集《本色人生》 散文集《人在旅途》 作品简介 百年东关,历史滚滚如烟尘,人世苍茫如烟尘,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与落寂,豪气与悲情,崇高与微小,交相映照于这方水土,形成独特的东关人和东关文化。 东关的烟火气与东关的英雄气,是天长地久的日常,也是惊天泣地的传奇。 这一切,都在马星辉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东关尘》中得以呈现。 东关何所谓也?东关是千年古城邵武的一片街区。毗邻邵武母亲河富屯江,有码头可登岸,以一条3000米长、10米宽的名中山路的古街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各种巷、街纵横相连,形成一片屋脊起伏、黑瓦连绵的千年古旧街区。邵武东关一度成为邵武的代名词,是因为东关的丰富和重要。 东关曾是一片繁华之地。商铺相连——布庄、当铺、杂货店、京果店、粮油米面,应有尽有,整日人头攒动;机构林立——东关街巷四处,散布着福州会馆、江西会馆、基督教堂,美国人创办的幼稚园、医院、奶牛场,以及银行、保险公司等,还有抗战时期从福州迁移到此的协和大学、之江大学、格致中学等,小社会,大江湖,一代一代,热闹无比。 书中的一个人物宋大龙说:“坦坦荡荡,不虚伪;本本分分,不圆滑;简简单单,不复杂;真心实意,不算计。咱们东关人脾气暴躁,但认真做人!讲道理,宁可吃亏上当,也不把人伤,宁可受伤受骗,也不把人害。” 书中的大医师何逸夫站在东关城楼上微微一笑说:“这行春门城头上啊,凝气为精,聚能以场,缩浓而质,积微显量。我不仅是在看天气的阴晴变化,同时是在感受东关城墙堡上的灵气,这是一股气韵浑厚的英雄灵气。” 这是马星辉所展示出来的东关的筋骨和气质——坦荡、本分、灵气、血性,正是这筋骨和气质塑造了百年东关的人文和历史。 马星辉写《东关尘》实质上是在为东关以及邵武作传。 书友分享 走进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东关如同时间的雕塑家 用沧桑的双手刻画出一道道深邃的褶皱 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 尘埃未定 精彩继续 文/ 咏樱 合上《东关尘》这部书,心绪久久未平。说来惭愧,身为邵武人,我对东关乃至邵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的历史知之甚少,《东关尘》给我补了很好的一课。作家马星辉说他想写东南关百年的历史,结果没有写到,有些遗憾。我说,这也许是好事,让读者有了新的期待。 个人的命运,总是被时代裹挟。时代的风云变化,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使原本平静的生活风起云涌,跌宕起伏。《东关尘》这个书名取得好,滚滚红尘,浮生一梦,东关曾经拥有的热闹与辉煌都已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再也寻它不着。东关这片土地上的烟火气和英雄气,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一幅清淡的水墨丹青。 东关是千年古城邵武的一片街区。毗邻邵武母亲河富屯江,有码头可登岸,曾经是邵武的“小上海”,各路人马汇聚于此,十分繁华。商铺相连、机构林立、学校汇聚。小社会,大江湖。众多血性男儿在此大舞台上倾情表演,显现出英雄本色,为东关抹上厚重的底色。 首先,《东关尘》塑造了一批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东关人物群像。马星辉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东关尘》实际上是在为东关乃至邵武作传,旨在提醒人们,历史是不能被遗忘的。那些在东关的土地上生活过、挣扎过、捍卫过、奋斗过的东关儿女,如论是个体形象,还是群体形象,都有着侠骨柔情,坦荡、本分、简单、真诚。他们不仅个性十足,而且有阳刚血性;不仅有大山里的仁厚老实,亦有通达三江五湖的豪爽之气。 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东关四杰之一的宋大龙说:“坦坦荡荡,不虚伪;本本分分,不圆滑;简简单单,不复杂;真心实意,不算计。咱们东关人脾气暴躁,但认真做人!讲道理,宁可吃亏上当,也不把人伤,宁可受伤受骗,也不把人害。”书中的大医师何逸夫站在东关城楼上说:“这行春门城头上啊,凝气为精,聚能以场,缩浓而质,积微显量。我不仅是在看天气的阴晴变化,同时是在感受东关城墙堡上的灵气,这是一股气韵浑厚的英雄灵气。”在东关生活了四十年的外国传教士福西(益)华说:“邵武东关人阳光血性、耿直大方,而且为人朴实善良。这是我此生不愿意再离开的一个地方,我要停留在这里直至老去……”从他们的口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星辉展示出来的东关人身上的筋骨和品质——坦荡、本分、灵气、血性,正是这筋骨和气质塑造了百年东关的人文和历史。 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展示需要一个大舞台。国内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可谓大舞台,各路人马在这个大舞台上纷纷登场,表现出东关人身上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当时的东关,是中共闽赣省委地下联络站所在地,亦是国民党特务的一个重要据点,国共两党秘密战线在这里进行着惊心动魄的较量。东关三杰宋大甘草爷、敖东拉为山中红军游击队运送物资,福州帮主游东哥为游击队送去药品,百货店老板张庆祥捐助了药品、盐巴和人参……正是因为有东关好男儿的支持,山中的红军游击队才得以保存下来。抗日战争时期,东关与建瓯大州飞机场作为后方重要物资基地,东关民众、码头帮派、江湖义士等组成队伍与企图破坏物质基地的日军特工队进行浴血较量。在这场较量中,东关人杀得日军特工队惊慌失措、鬼哭狼嚎,共歼灭敌军192人,狠狠挫败了敌人的士气。 东关的孩子能吃苦,他们身上有着勇敢顽强、不怕吃苦的品格,就像大地上的荒草,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当然,还有东关女人,她们也是吃苦、持家、纯朴、坚韧的典范。她们默默咽下生活中的贫穷和苦难,虽然被命运反复摔打,却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响;她们爱恨分明,敢爱敢恨,不慕荣华富贵,令人钦佩。 书中的“东关九朵花”中的金花胡淑芳不顾众人反对,嫁给一身正气的国民党伤兵凌云海,只图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抗日英雄,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书中的另一个东关美女李婉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973年,在全国上山下乡的浪潮里,李婉妙去到水北公社一都村,结果被饶会计的家人灌酒失身。她用尽办法打胎却屡遭失败,最后是落到以泪洗面、不知如何生存的境地。马星辉的笔触到此戛然而止,没有继续写下去。这个姑娘最后的结局如何?是嫁给饶家的独生儿子木财还是另遇良人不得而知。 我很喜欢马星辉笔下的“东关人”群像,喜欢他们看似普通却鲜活、生动的面孔,更喜欢他们身上打上深深的“东关人”烙印的血性品质。 其次,马星辉在书中借人物和事件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世界的认知。马星辉生长在东关,对东关情浓于血。在写东关历史的过程中,他加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价值判断,体现了对生命、对世界的更高层次的认知。 在小说的第九章,作者写了一件事,那就是游东哥屡遭老鹰袭击,而且他的母亲也持续出现梦魇的情况,后来甘草爷建议他带着母亲回福州避仇去了。马星辉借甘草爷的口说:“世间万事一饮一啄,报应不差也。人有三六九等,动物亦有灵性,绝不可等闲视之。”“一切众生皆有灵性,要珍惜他们的生命。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马星辉相信善恶有报,更相信人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才会有好报,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点,在他的小说《天道——张三丰传奇》和早期作品《最后一滴眼泪》呈现得更为全面。 最后,谈谈这部小说的突出特点,那就是“大杂烩”的写法。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石华鹏先生说:《东关尘》是一个“大杂烩”,内容和手法上的“大杂烩”,对于这一点评价,我十分认同。之前跟马老师聊《东关尘》,他说很想把这本书写成像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一般,有故事、有鲜活人物的一本书,可是,由于一些实际的原因,遗憾的是,最终他没能如愿。 首先是内容上的杂烩。《东关尘》人物繁杂,既写了普通的市井人物,也写了贤人雅士、英雄豪杰;既写了大历史背景,红军在邵武浴血抗日的斗争;也写了普通人家的小生活——家长里短、爱恨情仇,还有邵武的风俗民情、历史人物、东关的一切似乎都写了,该写的不该写的,也都写了。 其次,叙述手法上的杂烩。小说有通俗故事的演义写法,比如写张三丰,写传教士福益华,大事不虚,小事真假难辨;有地方志书的写法,真实,严谨。《东关尘》的叙述结构很特别,既没有主线人物的贯穿始终,也没有按照时间的线性结构去安排人物的命运,而是交叉纵横,给人的感觉是纷繁杂沓,千头万绪难以厘清,有些像东北的“乱炖”,不过,虽是乱炖,滋味倒是好的。 在小说的《创作后记》中,马星辉说:《东关尘》这部小说与以往所创作的形式不同,比较随性、自在、杂烩、散漫。我认为他对自己这部小说特点的总结还是很到位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十月怀胎生出的孩子,他哪能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特点?不过,另一方面,我倒是觉得,这很符合他本人的性格:随性、自在、散漫,就像他经常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形象:穿着海魂衫,摇着一把大蒲扇。 很多老东关人都说:感谢马星辉为东关作传。如今,老一辈人都走了,可是,在书中,我们又看到了那些走掉的人的面孔。 世事变化,人世苍茫,东关也在斗转星移间换了一副面孔,取而代之的是破败和残缺。然而,我们相信,有一天,东关还会崛起,以另一副崭新的姿态。 而我更期待的是,马老师能重新写出一部他心目中的作品,一部真正呈现东关“俗世奇人”的作品。我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到! 话说东关烟云 文/ 吴土芬 《东关尘》是我们亦师亦友、著作等身的马星辉主席呕心沥血写作的地域历史长篇传奇小说。翻开五十万字洋洋洒洒厚厚的一本《东关尘》,仿佛翻开了东关的一千零一夜,读着东关岁月的人物是非,感觉絮絮叨叨的叙事节奏,耳边仿佛响起马老师亲切的声音,好像见多识广、博古通今的马老师正在舞台上表演评书一样——话说东关烟云……他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讲述着东关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源源不断、娓娓道来。 邵武东关是一个繁华之地、包容之地、善恶之地、传奇之地,它时尚与落后、富足与贫穷并存,真善美与假恶丑同行。各种势力在此龙争虎斗,刀光剑影。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关是中国闽赣省委地下联络站所在地,亦是国民党特务的一个重要据点,国共两党秘密战线在这里进行着惊心动魄的较量。东关曾散布福州会馆、江西会馆、基督教堂,还有抗战时期从福州迁移到此的福建协和大学、格致中学,还有美国人创办的幼稚园、医院、银行、保险公司等,小社会大江湖风起云涌。 马老师是东关长大的孩子,对东关有着深厚的感情,一山一水、一花一树、一点一滴都难以割舍,于是贩夫走卒、饮食男女、鸡脚旮旯、市井小民纷纷扰扰,你方唱罢我登场,琐碎无比又热闹非凡,于是乎我们读到了丰富、饱满、全方位、多层次的东关全景图,历史、地理、风景、文化、风俗、物品样样祥细呈现,读一本《东关尘》就能对邵武和东关的人文风貌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贴近生活的真实,《东关尘》小说语言通俗易懂,文中用了不少当地的俚语,很有地方特色,如“最好听是火烧竹,最好吃是蒜炒肉,最好玩是肚对肚”“颈子再长,也高不过脑壳”“把头给你做菜墩”“人怕没理,狗怕夹尾”“女怕口漏缝,男怕耳煽风”等。小说中的人物基本都有原型,个性分明形象生动,比如描写书生气儿的冯五爷:“他人长得像条江鲫,骨细如鱼刺,肉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描写“豆腐王长得矮矮实实,由于长年磨豆浆出大力的缘故,上半身肌肉发达,碗口粗的胳膊很有些蛮力气。只是他眼睛长得像绿豆那么点大,脸型则像一柄瘦瘦的弯刀镰,让人觉得不怎么待见”等。 《东关尘》的写作过程中马老师溶入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带给读者很多的启示,润物细无声。文中马老师写道:善良的行为,比如赞美、宽恕、勇气、尊重、同情、忠诚等等,这些行为的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秘密,先人相信善恶有报,并不是思想的封闭,而是对待生命的根本看法,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正的风水是让大家更好地与自然沟通,与之和谐,共处世间万物,人这一生,春夏秋冬有轮回,黑夜白天有变换,有因就有果。 讲故事闲聊天话说东关烟云,说不尽滚滚如流的前尘往事,道不尽绵绵不绝的爱恨情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长篇小说的写成付出了作者多少的心血,谋篇布局、查阅大量资料,实地采访,落笔成章,每一步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当读者与作者通过书本这个桥梁相遇互动,懂得彼此的心意获得知识和人生的感悟这本书的价值就得以具体的体现。《东关尘》正是这样一本朴实、真诚、细致入微的书。 一个地方一段历史会在漫长时光的侵蚀下隐入尘烟,但文字可以留下它们的记忆,东关曾经因为码头文化而人来人往、商铺相连、繁荣富庶,后来货运不再走水路,而是走公路走铁路,再后来浮桥拆除,码头废弃,人口流失,东关的地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不过百年,如今走到东关的街头,看到的是低矮单薄、简陋腐朽的木板房群中掺杂着一些不甚起眼的砖瓦房,墙皮斑驳掉落,若干年后,谁还记得起曾经的传奇与辉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东关尘》是为东关立传,是文士对故土的回馈之作。 人生如梦,人物的命运与时代分不开,《东关尘》记录了生活的原生态,芸芸众生,有轰轰烈烈,也有平平庸庸,善恶美丑多种滋味。自我的渺小,生活的平凡如尘埃一样。马老师说没有谁的一生阳光朗月永相随,总有一些困难、一些痛苦,需要我们去经受去承担,每个人都有挣扎与努力,只要眼里有快乐,手里有活干,心里有追求,健康身无恙便好。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安常知足,人生的幸福都藏在最俗常的烟火里。 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 欲知东关故事,且听马老师为我们说评书:大医师何逸夫站在东关城楼上说:“这行春门城头上啊,凝气为精,聚能以场,缩浓而质,积微显量。我不仅是在看天气的阴晴变化,同时是在感受东关城 墙堡上的灵气,这是一股气韵浑厚的英雄气 ″……在东关生活了四十年的外国传教士福西(益)华说:“邵武东关人阳光血性、耿直大方,而且为人朴实善良。这是我此生不愿意再离开的一个地方,我要停留在这里直至老去……”从书中人物的口中,我们可以看到马老师展示出来的东关人身上的筋骨和品质——坦荡、本分、灵气、血性,正是这筋骨和气质塑造了百年东关的人文和历史。 是的,东关很精彩,东关也很琐碎,邵武东关与任何地方一样,有着数不尽的日升月落与留声过往。东关堪怜、堪悲、堪笑,但亦可歌、可泣、可颂。东关这块土地,设若血能开成英雄花,那该是所有人的血,不唯是英雄所盛。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书写的抑或读出书中的赤子之心,感受东关的烟云和扬起的尘埃。 一曲大溪河畔的岁月之歌 文/ 翁慕慧 近日,闽北作家马星辉的长篇纪实文学《东关尘》正式出版,书一经面世得到众多读者的关注,工作之余我认真阅读全书,读后深感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厚重之书。全书共52万字,尝试了一种“破圈”式的多文体写作,有小说的写法、散文随笔的写法、亦有通俗故事的演义写法,以及中国志书的写法,让人耳目一新,很有欣赏性与可读性。 著名新锐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文学理论与批评委员会委员石华鹏先生在《落定又扬起的东关尘埃》一文中评论说:“《东关尘》在语言的话语与文法上,探索抒情与白描叙事融为一体的小说结构,它是一部关于东关的烟火、繁华、筋骨以及忧伤的记忆之书。铺展了一幅东关的历史长卷和人文图景,如清明上河图般历历在目,与那些结构规整、叙事风格一致的城市传不同的一点是,《东关尘》更野、更随性、更自在、甚至更散漫。它是一个‘大杂烩’,内容上和叙述手法上的‘大杂烩’,这也构成了这部书的妙处之一。” 是的,《东关尘》是一部关于东关的烟火、繁华、筋骨以及忧伤的记忆之书。该书的历史背景从二十世纪初的民国,写到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结束。全书以历史史实为线索,运用史料、激活旧事,做到大事从实,小节不拘,所写故事跌宕起伏、情节生动风趣、耐人寻味。邵武东关这块自古以来物阜人丰的商贸繁华之地,来自五湖四海人口聚积的包容之所,解放前这里有善恶,有美丑,有红旗招展的火热革命,亦有反革命的白色恐怖,更多的是林林总总平凡无奇的小人物,他们的儿女情长、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构成了文章的主旋律。该书一经出版就被福建省出版协会推荐为闽版9本好书之一,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和史料价值,可谓是“一部《东关尘》,半部邵武史”。 据我所知,马星辉先生擅长报告文学与章回小说,他所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曾在《闽北日报》、《解放日报》上连载,章回体小说获诸多奖项的同时改编成影视作品。这次他大改文风,将其擅长的文体写作巧然结合,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章节脉络清晰、层次感明显增强。书中人物通过一个个爱恨情仇的故事若隐若现,似羚羊挂角、草蛇灰线,若有若无,与作品相伴相生,见证了百年的东关历史,爱恨情仇。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东关孩子,看了《东关尘》犹如重新活了一回。书中找回了许多儿时的东关记忆,那里有童年、少年时的情趣,有好奇与快乐,仿佛是鲁迅笔下的闰土,填补了很多过去不曾知悉的传奇故事和典型人物。对过去发生的一些事件的,有了更加清晰了解,重新听到久违的乡音,感知到浓郁的乡情,重温了很多的乡间俚语和邵武方言,每一句话都烙印着历史的底蕴和痕迹。 世事如云,往事如尘,翻阅《东关尘》一书,在书中兴许就能找回过去的影子。富屯溪原称作大溪河,过去百年的东关岁月就近在眼前,恍如昨天,这里每个人物每一个事件就如同不起眼的尘埃扬起又沉垫着,一颗颗、一粒粒。 据了解,作者一开始书取名《东关岁月》,《东关草民》等,后来感觉用《东关尘》更能说明人和事,更富有生活的哲理,辩证唯物史观认为世间万事终归尘土。尘归尘、土归土,如今东关的尘埃落地与否?一粒粒微尘,他们又将魂归何处?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过:“写作是让逝去的时光使我心安。”生活在不断循环往复,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历史就是轮回的车轮,滚滚向前。亦正如作家在书中结尾时的东关民谣所唱: “醉眼看东关,一步一踉跄。 醉乾坤,醒乾坤。 过眼云烟刹那间。 是也罢,非也罢。 是是非非皆灰尘。 有尘清风扫,无尘白云间。 百年东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这民谣听了让人感觉些许苍凉与无奈,但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启迪和无尽的思索。《东关尘》是一个县城的百年历史沧桑、山川河流的叙说,是千年古城变迁的一串串回忆,是一瓮百姓人家的柴米油盐,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人间烟火,更是一曲大溪河畔的岁月之歌。 多少繁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都随风吹落,蓦然回首中,往事宛如烟云,似水年华流走,看见水中的花朵,多少人强要留住一抹红。但奈何辗转风尘,不再有往日颜色,一切都只在恍惚回忆中。感谢《东关尘》,让人们在尘世中有所寄托与回忆。 《东关尘》读后感 文/ 吴进香 每每路过东关,都不敢往里走,而是沿着河边走。因为那里都是些破旧的房子,而且往深处看还黑洞洞的。但有时又出于好奇,想探个究竟,想象东关曾经是什么样的,所以又往巷子里走走。小巷子都是鹅卵石铺成的,挺凉爽的,只是那些残垣断壁黑黢黢的房屋,还有老化的电线绕来绕去,真不敢多看。曾经听人说东关一带挖出了不少银元、铜钱之类的东西,所以还是很好奇,马星辉老师的《东关尘》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真不敢想象,东关曾经是如此的繁华,有热闹的街市,众多的商铺、各种机关,还有码头、学校、医院以及美国人福西华建造的教堂…… 东关菜场还有一种特土特产,四方闻名,最受南来北往客人的垂青,那就是香菇。邵武是一个盛产香菇的地方,浙江龙泉、庆元和云和的菇农早在600多年前就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培植香菇,东关经营的香菇店有20多家,绝大多数老板是浙江庆元人。作为庆元人我感到很自豪,祖辈们做香菇做得如此成功,做香菇还被写进书里。浙江庆元也因为吴三公发现做香菇的方法,并世代相传而被誉为“中国香菇城”。感谢马老师为庆元人书写了这一笔,也让我们后辈看到了祖辈们做香菇生意如此辉煌的一面。 我的父亲曾经就是菇农中的一员,他们每年冬至过后就离开家乡出来做香菇,来年清明前才回家,过年守在家里的老人、妇女、儿童们,过年都舍不得吃肉,仅有的几块肉都要用盐缸腌在腌起来,等来年外出做工的主劳力回家再拿出来吃。父辈们做香菇相当辛苦,第一年砍伐树木,剃去树枝,砍花之后用树枝覆盖上面。第二年产少许香菇,第三年才是真正的出菇。是否出菇跟砍伐树木很有关系,木头的倒向也很讲究,向阳的话容易出花菇,否则出厚菇,仅次于花菇,如遇雨水较多的话,那就是出薄菇。树木头尾得着地,中间离开地面,这样才会有充足的水分,如果两头翘起,则不利于香菇生长 。 作为庆元人,我在书中看到了香菇,作为凯旋城的居民,我在书中看到了每天走过的“三公桥”。三公桥是夏天纳凉的好地方,每天都有很多人坐在桥上乘凉,还有很多小朋友在玩耍。晚饭后还有邻居在这跳舞,早晨有人在此打太极,偶尔有乐队在此演奏,同时也有伴唱的歌友。曾经的“行春桥”、“绣花桥”给凯旋城一带的人带来了多少的欢歌笑语。这得益于宋咸淳间的漕使黄万石,尚书冯梦得,知军廖邦杰(三人协力而建,因而得名“三公桥”)以及后来不断重修的人们。 朱半仙说,人分为吸你能量的人和给予能量的人。有的人走近你还没说话,就让你感觉到很不舒服,聊天后感觉特别疲惫,好像被掏空,这个人可能是吸引能量的人。还有一种人表面看不出,但城府却很深,遇事才发现此人的阴险,这种人也是吸你能量的人。生活中确实遇到这样的人,有时碍于面子又不好不理睬,更不好离开。对于城府很深的人,一时半会也看不出来,我曾经也被这种人伤害过。朱半仙还说,给予能量的人内心有很多的爱,跟他们在一起会感觉到很舒服,甚至感到很滋养。自己的内心也会平静许多,生活充满阳光。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人,读书会的群体就是给予能量的人。每次参加读书会都觉得心情舒畅,或多或少都会从书友的发言中听到自己没想到的,或者没体会到的东西,即使有时候没空看书,也能从书友的发言中感受到书中的能量 。 生活处处是文章,马星辉老师还真是个有心人,他能把老百姓日常司空见惯的点滴写得充满人间烟火味,就是一个烧火的技巧,都写得十分的详尽。劈柴,生火,架柴火都是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的事。灶台前三件宝:铁制的火钳是用来夹柴草往灶堂里送的,柴刀则是把粗硬的木头截断,以便长短适宜,能够放进灶膛里,而吹火筒只是一个功能,那就是吹风助浪,即在点燃柴草的过程中火力不旺或者火要熄灭时,将竹筒的一端对准嘴唇,另一端对着火星使劲吹气,以使星火燎原。作者是如此的细心,把灶台前的三件宝的功能写得让人一目了然,仿佛让人又回到灶台前烧火的情景。生火还是很讲究的,不能密密匝匝的堆放柴火,要像“井”字般搭起来,底下留出空隙,好让空气流通,我有时候也把柴火错格搭架,火也烧得很旺,这也满足了燃烧的条件——氧气正。这也得益于我母亲,因为每当母亲在做饭时,我总是会帮忙烧火,有时候火也烧不好,母亲就会说“心要实,火要虚”,原来就是给火助燃提供氧气。母亲是个“丁”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却能在指导我烧火时说出如此有哲理又通俗易懂的话,真是佩服!她像是在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 如今,虽然父母已经离开我们近30年了,我们兄弟姐妹不论在何时何地何岗位做事,都谨记父母的教诲,为人诚实,做事踏实。 《东关尘》还写了好多民俗民风和历史典故,比如老婆称之为“马娘”,“洋油灯”的来历,豆腐王是如何出名的,为何称欧阳云峰为“甘草爷”,“东关四杰”是何等人物。更书写了革命前辈是如何浴血奋战,军民一条心保卫邵武这方土地的安宁,让我们现在能享受如此美好的生活。致敬先烈们为后人牺牲的一切! 看了《 东关尘》,更想走进东关那古老而又充满故事色彩的地方,那些残垣断壁,黑洞洞的老房子,饱含着多少东关人的智慧结晶,真得找个时间再去看看。 走过东关一条街 文/ 陈小玲 在闽北大山的僻壤边陲,隐藏着一个起伏有致、尽显奇妙之事的风水宝地。 这里众多小巷布局独具一格,曲径通幽,机关重重。星罗棋布的小巷,前后左右照应有加,长短幅员内摆线都有讲究。无论是屋舍、水井,还是基石、石板,都藏满了中国的风水玄机。一个转身或者一个回眸,会让人跌入巷子里某段遥远的记忆,可以读取出百姓们居巷子里谋求安身立命的符号密码。在这里,没有浮华,没有趾高气扬,只有一片低调无语,一种恬然的市井烟火。它安静,淳朴,恬淡,就像铺在路面上的石头。它巷陌深深,柳暗花明,有着不为人知的存世之道。 夏天的傍晚,和风送爽。小巷子里热闹起来,大老爷们摆出椅凳,或坐或躺。有一搭没一搭的摇走蒲扇,用故土乡音拉着琐碎的家常,讲着如小巷一样曲折的故事。言谈中既有历尽沧桑后的宁静,也有远离烟火似的淡远。 这里英杰辈出,自豪满满。当时是南宋抗金名相李纲少年时最为喜欢的常驻之地,同时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一代太极宗师张三丰显现神迹仙踪的地方,文武双全的大师论家严羽在东关溪边垂钓,留下一部闻名中外的《沧浪诗话》。穿越岁月的时空,群星灿烂之中,杨时、朱熹、上官等一大批理学家在东关大溪河畔,吟诗咏月,饮酒高歌,流连忘返,文化名人的传奇故事在这里绵绵演绎。 这就是邵武东关。 品读马星辉老师的《东关尘》,享受阅读的快乐。马老师用洋洋洒洒的笔触,描写从贩夫走卒到革命志士,从乡野草堂到异邦高堂,时间流转,东关这个特定空间里的人和事变换,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人用自己的一世,组成一个光怪陆离的东关。透过马老师娓娓道来的叙述,回望历史深处,重新了解和理解东关和东关人仗义、侠气、勤奋、体恤。东关人有大山里的仁厚老实,亦有通达三江五湖的豪爽之风。细究起来,这里面有闽粤遗风的影响,又有中原文化的潜移默化,还有宗教文化的和风细雨,包括西方宗教文化的不断冲击,在各个历史时期,东关独领风骚。 马老师说,东关城中的芸芸众生,在人性的长河中,或许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唯有信仰在城市中才超凡脱俗,彰显出温暖诗意的光芒。我们总是在感动中看人生的机遇,在烟火气中感受生活的百味。 而今,相对于新城区,略显逼仄的东关,两旁的房子高高矮矮错落不一,有的门牌光鲜亮丽,有的木板房乌黑残败,时光沿着长长的路面延伸,耷拉的电线层层叠叠,仿佛旧有的记忆裸露混乱。路两旁随处停放的汽车挤挤挨挨,呼啸而过的摩托车像过街的老鼠,七拐八弯,令人心里不安。 这个城市古老的部分,就这样被搁置在时光的罅隙里,安静得像一个寂寂老人。那些在刀光剑影里磅礴与出的红色记忆,那些在熙熙攘攘流动生活里的鸡飞狗跳,那些人,那个时代,仿佛离我们远去,但又仿佛近在咫尺;鸬鹚盘旋的河岸边,溪水还在不知疲倦的往前流动。 现场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