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微观邵武> > 正文

邵武市打造乡村振兴产业系列报道 ∣ 建设生态茶园 茶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2024-09-14 11:37:41 来源:   责任编辑:   

「编者按 」

近年来,邵武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农业特色日趋鲜明、亮点纷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支撑。为此,市融媒体中心推出邵武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乡村振兴产业系列报道,为即将在邵武举行的福建省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营造浓厚喜迎氛围,助力全市农业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邵武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乡村振兴产业系列报道之六

——建设生态茶园 茶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进入9月份来,邵武市近4.76万亩生态茶园进入秋茶采收季,150多家茶企、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又着手抓紧组织人力机采一茬茶青,面向我国北方和东南亚大众市场需求,加工红茶、乌龙茶,收获生态好茶带来的市场拓展喜悦。

邵武市武山桂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早些年抢抓中央和省上所赋予的现代农业(茶业)发展政策机遇,带领60多户农户在拿口镇山下村、肖坊村建起总面积近1300亩的生态茶园,发展种植肉桂、水仙、白鸡冠等多个良种茶,但因市场销路问题每年仅采摘加工春茶茶青,从没进行夏茶、秋茶的生产。去年下半年,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市星瑞生态茶业公司具有保健茶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渠道通畅的优势,而武山桂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优质原料茶的生产优势,促成双方携手合作、优势互补,面向国内外大市场需求,开发生产玫瑰红茶、老白茶等系列茶产品,助力茶农采摘加工一茬夏茶、一茬秋茶增加收入。

“我们合作社原先没想到要去采摘加工夏茶、秋茶,社员们的收入也不高;去年跟星瑞公司合作后,今年既采摘加工春茶茶青,又采摘加工夏茶、秋茶茶青,不仅好茶产量增加了近七成,还给社员们带来近四成的增收,这是生态茶园建设带来的巨大效益。”这两天武山桂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功辉很是开心。

星瑞生态茶业公司董事长黄贞祥看着企业与武山桂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不到一年,就建起了充足的优质原料茶生产基地,发挥出企业的品牌运营优势和市场资源优势,盛赞有加:“武山桂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态茶园面积大,产出的优质原材料茶数量多,双方合作能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把茶产业这篇文章做足做好。”

两家茶企的良好合作,从一个侧面映证了生态茶园建设发展的价值所在。据了解,为加快茶叶经济发展,近年来,邵武市农业农村局通过示范引路和以干得助的方式,鼓励和帮助茶企、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抢抓中央和省上所赋予的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补助政策机遇,每年均投入上千万元资金,不断夯实茶业发展基础,增强茶叶经济发展后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设绿色生态茶园,着力引导全市茶农、茶企、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造老茶园,调优茶叶种植品种,并适当套种桂花树、山樱花等林木增强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加快实现茶园管理绿色化,推进“林、茶、草、水、土”相融合的茶园立体生态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邵武市各有关部门和乡镇通力协作,通过争取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的技术支持,全面进行生态茶园体检,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改进和提升茶叶加工工艺,不断提升茶叶的品质和丰富系列茶产品的品种;通过不拘一格举办斗茶赛,开展碎铜茶开采节活动,组织茶企、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不同机构举办的国内外大型茶业博览会,不断提升邵武生态茶的知名度,拓宽邵武茶叶销售市场。

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现邵武市已建起4.76万亩生态茶园,占总面积的86.55%,2023年实现产值4.6亿元。在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的加快融合进程中,真正让一片“小绿叶”铺就一条致富路、带富一方百姓,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朱振山

编辑:江桂煜

审核:缪顺春 李婷

终审:陈一沿

分享到:
微观邵武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