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武市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报道之一 ——书写新时代“邵武答卷” 邵武市对林下空间流转机制的探索,成功打造出“林下生金”新样板,这一试点已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经验做法介绍文章刊登在第36期《福建改革情况》上,在全省推广。借改革之力促进生态保护,邵武还做了许多探索,积极绘就“生态文明”新篇章。围绕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打造世遗1号风景道,深化林长“巡山交树制”和河湖长“巡河交水制”,推进“十百千增绿扩绿”行动,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和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争当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依托邵武经济开发区产业平台,邵武市开展金塘工业园区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建设,鼓励企业与各大院校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加强氟新材料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同时,还实施“邵武英才”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催生出产业先进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有效打通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助力构建更有效率、更有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整合乡村资源,邵武市创新探索“组织互联共建、产业互补共强、社会互助共享”的“跨村联建”党建模式,以“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中心村带周边村、强村联强村”为脉络,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近年来,邵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打造竹产业、烟叶、种业、中药材、茶叶等“5+N”农业特色产业,新增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3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 邵武从实际出发,创新性落实改革制度,实现医疗资源大整合,统筹全市3家市直和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造“1+2+6”县域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即打造1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2个县域医疗特色中心和6个县域中心卫生院,按照“市直医院—县域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村卫生室”梯次带动模式,形成“15分钟社区医疗服务圈”和“30分钟乡镇医疗急救圈”。2021—2023年连续三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1.33%以上,县域内住院量占比位居全省第一。2023年职工满意度居南平第一,出院患者总体满意度也位居南平前列。 作者:邓贤龙 刘建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