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专题专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 > 正文

时习之丨致新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24-02-18 15:00:32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   

编者按:新春佳节,中国人总会以独有的方式,用传统文化诗词展望来年,彼此祝福。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引经据典,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让我们一起在新春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些用典,感悟诗词之美,勉励彼此,接续奋斗。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典】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释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肌肤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经常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强调创新的,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

将洗澡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也称“儒有澡身而浴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为:“‘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

(编辑:万鹏,设计:刘圆圆)

(资料来源:《习近平用典》第一辑、求是)


分享到:
微观邵武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