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首页
头条
综合
微观
视频
协办
网评
聚焦
公告
时政
福建
闽北
图片
人文
专题
市委
政府
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
>
微观邵武
> > 正文
龙斗村牢记嘱托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2023-07-13 11:06:09
徐陆峰 万琪
来源:
责任编辑:
视频加载中...
7月11日,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阳光明媚。
村中心的古樟树郁郁葱葱,新的枝芽从腐朽的枝干长出,绿叶向天空伸展。
“那时候,这棵树差点就要枯死了,没想到能长成今天这副模样。
”傍晚时分,村民三三两两围坐在树下,又一次聊起树,聊起25年前的故事。
声声嘱托犹在耳
曾于1994年至2006年连任4届龙斗村党支部书记的冯开云,家中一直珍藏着一幅习近平同志当年和大家在大樟树下的合影。
那是1998年1月19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龙斗村调研。
“习近平同志与我们开完座谈会后,听说我是小康示范户,便拉起我的手,想去我家参观。
”冯开云说,途中路过村中心的百年大樟树,当时树已半枯,他停下来看到树根部的树皮快被剥光时,问我怎么回事。
我告诉他,我们这有“借寿”习俗,就是剥一片树皮回去,讨一个“长寿”的吉利。
习近平同志听后抚摸着树干说,这习俗愿望很好,但做法不好,这么剥下去树就死了。他抬头看着大树的树冠说,这棵樟树树冠该有好几百平方米吧,不容易,人与自然要和谐,不要去剥夺它,请个专家看看能不能救活它。后来,在场的一位领导提议请习近平同志和大家合影,我们就在那棵百年大樟树前拍下了这张照片。
随后,一行人来到冯开云的家。“那时候,农村房子很少建卫生间,习近平同志看到我家的卫生间、化粪池,他说‘这很好,家家都有就更好,农村环境整治就从卫生间、化粪池抓起,卫生条件好了,村容村貌就跟得上’。”冯开云回忆道。
那时,龙斗村正在建设新农村,两排3层楼房,外装修一样很漂亮,水电路电视电话配套齐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好,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林业、果蔬、烟叶,在邵武乃至南平市都小有名气,是“闽北村星”“小康样本村”,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效应。
习近平同志连看了几家村民,鼓励大家“龙斗、龙斗,要做龙头哦!”那次调研,习近平同志对龙斗村粮食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农产品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搞活流通市场、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对未来发展作了亲自指导。
枯木逢春发绿芽
过去险些枯死的大樟树,如今亭亭如盖、树干粗壮,需4个成人才能合抱。
树一侧立有“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牌”,四周也建起了凉亭,成了村民娱乐、休憩的小公园。
“当年春天,我请省里的专家来维护,现在这棵大树生机勃勃,村里人都讲是习近平总书记救活了这棵大树。”冯开云说,现在回想起来,这和习近平总书记现在经常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树之变,见证着人之变、村庄之变。龙斗村山环水抱,空中俯瞰形如飞龙。全村564户2200余人口,拥有林地面积8.7万亩。“过去龙斗人‘靠山吃山’,没钱用了,招标采伐一片山场,一年又可以对付过去,可大伙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呢?”冯开云说,在习近平同志的谆谆教诲下,龙斗村开始勇于探索,“靠山吃山”换了“新吃法”——
龙斗村旁的云灵山,海拔1370米,山间的福禅溪沿峡谷激流而下,一路怪石嶙峋,滩奇水异,两岸苍翠林荫。
好风景不能埋没在山里头。
2009年,由当地民营企业家投资的云灵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挂牌。
2012年,云灵山峡谷漂流正式营业,全长5.2公里、落差达216米的超级大峡谷漂流道,被誉为“福建第一漂”。
“去年,云灵山景区接待游客31万人次,收入达1200万元。
”云灵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云灵山的开发,是种新模式。龙斗村将溪流作为资源入股,并与公司确定了前五年免租金,第六年租金10万元,此后每隔5年再加10万元,直至增加到50万元年租金的办法。林地征地方面,村里按照“资源入股、项目运作”的方式,在每亩的征地款中拿出4000元入股企业,企业每年按10%的利息分红给村里,这既减轻了企业负担,也让村里有了一项长期收益。
多年来,龙斗村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先后引进了多个环境友好型项目:打造瑶理美丽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发沙雕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龙斗航空运动飞行营地、屋顶太阳能光伏项目等,“护绿、转绿”使龙斗充满了更多的活力与自信。
“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龙斗村的发展,村民杨光华看在眼里,“我们村是邵武全市最早通公交车的,村里建起了党建文化长廊、公园、环溪漫步道、停车场,还开发了沙雕艺术创作基地、农耕文化园。”
龙斗齐心舞“龙头”
连日来,龙斗杨梅产业协会会长田荣忙着在基地里修剪杨梅树苗。
“今年效益不错,杨梅长势好、售价高,我们村种植杨梅3000多亩,收入达720万余元。
”
与杨梅种植户一样喜获丰收的,还有萝卜种植户。“小萝卜刚上市那会,一斤能卖到三元五角钱,大萝卜最高也卖到了2元钱,我种了8亩萝卜地,一年轮作两茬,年收入有六七万元。”村民李垂永乐呵道。
如今,龙斗萝卜、龙斗杨梅远近闻名。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它们“叫好不叫卖”。曾记得1998年,习近平同志和龙斗村干部群众开座谈会时,有村民说,家里种杨梅、萝卜,不好卖,每天要赶早进城去卖,萝卜一斤才卖8分钱。冯开云补充说,村里的杨梅、萝卜销量不到20%,卖难成了头疼事。
当时,习近平同志回应道,好东西要卖出去才是钱,烂了,老百姓会心疼。他嘱咐当地干部要充分考虑在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流通市场搞活等方面多做些文章,帮助解决卖难问题。
习近平同志的话,让龙斗村干部群众深受启发。这些年来,为了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龙斗村以党员的“业缘、趣缘”为纽带,组建起了“功能型党小组”,实施“支部+功能型党小组+行业组织”的服务机制,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党群联动,努力把产业做大、做强。
在村党支部指导下,村民们成立了杨梅产业协会、萝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市场设置了助农销售专区,常态性开展杨梅节、萝卜节,不断提高龙斗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龙斗萝卜”“龙斗杨梅”近年成功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的商标认证,村里还请来专业设计公司对萝卜、杨梅等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推出了“龙斗硒礼”(包含萝卜干、杨梅干、花生、蜂蜜4件产品)。
“今年,我们请来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到村里勘察,出具了《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土地质量评价报告》,报告表明我们龙斗村的土地富含有机质和硒、锌等元素。”下派第一书记游旭辉自豪地说,有了专业认证,龙斗的农产品将更有底气、实力和自信进一步做大做强。
如今,“七彩”产业已成龙斗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白色’是萝卜、‘红色’是杨梅、‘黑色’是中草药、‘蓝色’是水产、‘绿色’是花卉苗木、‘黄色’是有机水稻,加上‘金色’康养旅游,这些组成了我们龙斗独具特色的‘七彩’产业。”龙斗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梁伯安说。
连续6年,龙斗村村集体收入稳定在1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2万以上。去年,龙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村财收入达187万元。今年1月,龙斗村被评为南平市乡村振兴五星级示范村,经久不衰的“闽北村星”传奇仍在续写。
分享到:
更多
微观邵武
·
市领导调研文化特派员工作并接访
·
民盟邵武市委会、邵武市司法局联合开展“黄丝带帮教”金秋助学活动
·
邵武市公证处举办《公证法》颁布20周年主题活动
·
“桃李芬芳 共育未来”邵武一中强校工程启动仪式举行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邵武展”开幕
·
南平市医改工作推进会在邵武召开
·
邵武首部乡村儿童微电影《高峰》开机
更多
综合新闻
·
为人类和平发展铸就新的历史丰碑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习近平夫妇会见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和太后莫尼列
·
《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在上合组织国家主流媒体播出
·
九三阅兵,具体安排来了!
·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乌兹别克文版首发式在塔什干举行
·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更多
公示公告
·
暖心启航,点亮人生下半场精彩:邵武开放大学中老年人健康养生、素描油画等10多种线下兴趣班招生
·
“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邵武市青少年征文绘画大赛开赛啦!
·
2025年邵武市居民健康素养入户调查开始啦!需要您的支持与配合
·
汇聚民智 共绘蓝图—邵武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诚邀您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福建新创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2024年度社会责任年度报告
·
关于再次公开征集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的公告
·
关于再次公布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举报渠道的通告
ICP备案:
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