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 流感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致病性强,传播迅速。儿童、老人、体弱者等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得有效保护。 10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传播,如:共用马桶、餐具、卧具,共同游泳,礼节性的接吻、拥抱等。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也不会通过咳嗽、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播。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以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初筛检测。 11 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 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当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痰涂片阳性的结核病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具有传染性的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产生的飞沫核(微小颗粒)传播结核菌。连续2 周以上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12 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 肺结核病人应在所在地的结核病定点医院或者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肺结核患者需要接受6~8个月直接督导下的药物治疗,这是当前治疗结核病的最主要方法。得了肺结核病并不可怕,只要按照医生要求,坚持规律、全程、按时服药,坚持规范治疗,大多数结核病人是可以治愈的。 13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当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人和家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简称“疫水”),就会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感染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10 月,钉螺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中间宿主。 14 家养犬、猫应当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接触、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皮肤被犬、猫抓伤、咬伤,或者破损皮肤被犬、猫舔舐为Ⅲ级暴露。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随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 15 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蚊子可以传播疟疾、乙脑、登革热等疾病。苍蝇可以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消化道疾病。老鼠可以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蟑螂可以携带痢疾、伤寒等多种病原菌,还可诱发人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16 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野生动物。 许多疾病如鼠疫、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可以通过动物传播。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并按照畜牧部门的要求妥善处理病死禽畜。 (来源:福建疾控、南平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