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罡风
重新确立游击战争的策略后,1936年底到1937年上半年,黄立贵率二纵队四面出击,不断扩大游击根据地。1936年8月闽赣省委决定由黄立贵同志担任闽中特委书记。此后,黄立贵率二纵队攻占峡阳,渡过闽江,重点经略闽中(今三明市的将乐、沙县、泰宁、建宁、清流、宁化一带)。 8月中旬,闽北独立师第五纵队成立,纵队长吴元林,在将乐的孔坪村建立中共邵、将、泰县委。8月27日,第五纵队由将乐万全进入泰宁开善游击,次日,与国民党驻泰宁的七十五师,激战于开善隘上。10月,闽北独立师第六纵队成立,纵队长林老生,政委柴金林。黄立贵、马长炎率领闽北红军第二、六纵队兵分两路,从将乐出发,到明溪、沙县一带游击。随后,第五、第六纵队各抽出一部,由曾昭铭、马长炎、柴金林等率领,开辟了将(乐)建(宁)泰(宁)游击区。 11月上旬,黄立贵率领二纵队在将乐安仁了解到安仁大刀会头目、万安警察局局长郑爱仁纠集匪徒肆意派捐勒款、鱼肉百姓、疯狂打击革命干部和革命群众的种种罪行后,决定对其予以打击。侦察获悉郑爱仁及30多名喽啰要去元洋村为非作歹,黄立贵指挥部队埋伏在墨斗凹和圣高庵内。当郑爱仁带喽啰进入伏击圈,黄立贵一声令下,枪声一响,郑爱仁就缴械求饶,黄立贵对郑爱仁严厉训斥后,留其活命,责令其改邪归正。郑爱仁被释放后,非但不思悔改,反而与将乐县国民党党部勾结,领来18条枪,重新纠集旧部在安仁岭头、半岭等地多次与红军开战;还在万安霸占民女廖某为妾,并按全乡人口摊派彩礼红包。黄立贵决定彻底消灭这股顽匪。11月下旬的一天,正是泽坊墟日,获悉郑爱仁等匪徒驻扎在泽坊洪桥头寺庙里,黄立贵立即率队连夜出发,在拂晓前将众匪团团包围。郑爱仁一边指挥匪徒顽抗,一边仓皇向西坑逃窜。他刚爬上一条田埂,黄立贵眼明手快,一枪将他击毙。随后,红军在泽坊墟场召开群众大会,黄立贵登上洪桥头台阶,声讨郑爱仁罪行。红军为民除害,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此后,黄立贵站立的洪桥被当地百姓称为“红军桥”。 12月8日,第五、六纵队进入泰宁上青永兴曹家坊一带活动,进而深入到泰宁、建宁边境,成立了“中共建泰县委”,隶属中共闽赣特委领导。年底,邵顺建、将建泰游击区连成一片,闽中游击根据地形成。1937年3月,闽北独立师第二、五、六三个纵队会师,撤销五纵队,整合、加强为二、六纵队。二、六纵队在击溃国民党七十六师一个连后,频频出击泰宁上青的川垅、李家坊,龙湖的黄厝及邵武的桂林一带。5月,为打通张鼎丞领导的闽西根据地,黄立贵、马长炎率领二、六纵队分头西进,一直推进到宁化与江西交界边境。 1936年底“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与共产党和谈,但在和谈中拒不承认南方我党领导的游击区。面对南方各省、特别是闽北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蒋介石加紧实施“北和南剿”的反动计划。1937年1月,任命上将刘建绪就任闽浙皖赣四省“剿匪”总指挥,同时在浙江衢州召开四省驻防长官会议,重新部署对南方各游击区的“清剿”。闽北被划入第二“清剿”区。接着敌五十二师、七十五师、七十六师、三师、四十五师和独立第六旅采取“分进合击”、“跟踪追击”等策略,对根据地全面摧残,发起了对闽北游击根据地的进攻,闽北根据地形势异常严峻。2月,闽北独立师第四纵队在光泽北部柴家村被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包围,闽北军分区司令员吴先喜牺牲,部队伤亡很大。战斗在建松政地区的第一纵队在抗击国民党军进攻中也遭受很大损失。为此,闽赣省委命各游击分区的部队转入山区分散隐蔽活动。 为打破敌军的进攻,5月底,黄立贵率部从闽中的宁化、清流一带撤回到邵(武)将(乐)泰(宁)一带坚持战斗,牵引敌军离开闽北老苏区,以缓解敌军对闽赣省委驻地黄坑猪母岗的压力。 1937年5月,蒋介石两次电令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务将残匪限期肃清”,否则就“依法惩治”。5月30日,《福建民报》发布通令:“凡生擒黄立贵、黄道、张鼎丞者,各赏奖金二千元。”。闽北“剿匪”指挥部将缉捕黄立贵的赏金增至五千元。 在闽北,反共声浪喧嚣一时,闽赣省委和各军分区陷入敌人重重围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