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黄立贵传奇(二十四)——地雷立功

2020-07-06 16:13:23 来源:   责任编辑: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敌人加快了对闽北苏区进攻的速度,先后调集部队十万余人,从南北两个方向逼向闽北苏区,企图一举消灭闽北根据地。北面敌第二十一师从江西铅山方向压缩至紫溪,南面敌四十五旅和第十二师已进占四渡桥对面的茶亭村和黄石街,正沿四渡桥南北夹击。而这时,闽北红军主力红五十八团正在建、松、政向浦城、龙泉一带策应北上抗日先遣队。至年底,敌军大举向四渡桥进犯,面对严峻的形势,闽北分区委决定实行战略转移,退出大安,转入游击。

为掩护分区党政机关、工厂及医院的一千多名伤病员安全转移,1935年1月3日,闽北分区教导大队一中队由陈仁洪指导员率领,火速增援四渡桥。下午出发前,军分区军委主席李德胜要求全体指战员寸土必争,必须在四渡桥一线坚守七天后,才能撤出四渡桥。

四渡桥,一座位于崇安洋庄乡四渡村的乡间小桥。站在桥上放眼望去,碧空万里,青山如柱,一派宁静安祥之景。只有那修建在四渡村口的四渡桥阻击战纪念碑,依旧提醒着人们,1934年底,在这四渡桥附近的火鹰山上,发生过一场关系闽北苏区生死存亡的战斗。

四渡桥三面高山拔起,夹着沿河的一小块盆地,东侧高地的最南端有一个突出的小高地叫火鹰山,远看像一头蹲伏着的雄狮,插向这块盆地的中间。在这里,南面可看见黄石街通往崇安县城的大道,西北方向可以望见五渡桥进入大安的路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县城通往大安的咽喉门户和天然屏障,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闽北苏区首府迁大安后,苏区人民提出了“保卫四渡桥,就是保卫红色国土”的口号,四渡桥一旦失守,闽北苏区的首府大安村就会落入敌人包围之中。

傍晚时分,增援战士赶到了四渡桥。几天来,驻守红军与敌人进行了反复争夺,伤亡很大,但敌人始终未能前进一步。陈仁洪接防后,迅速了解了战况,查看地形,最后决定依托火鹰山的险要地势进行阻击。然而,敌我兵力悬殊,想要牵制住敌军,必须想出奇策。思虑再三,陈仁洪率领精干的红军战士在夜色的掩护下,来到火鹰山山脚下,在敌我阵地中间的马鞍型地带布设起了巧妙的地雷阵:阵地前的开阔地布下许多拉发和压发地雷,在树林和草丛中埋设了绊雷、连环雷,从雷区到我军阵地前沿的山路上挖陷阱,在里面插上削尖的竹签。

闽浙赣根据地是我军开展地雷战的发源地。地雷原是闽北农民用来防范深山野兽的武器。崇安上梅暴动后,为了避开反动派的报复,干部群众都退到山里去,为了阻止敌人进山“扫荡”,在进山口埋设地雷。方志敏发现后感到地雷威力大,便认真总结群众的经验,大力推广,在各级苏维埃成立地雷部,村普遍成立地雷组,自办地雷厂,开展地雷战。1932年初步统计,一年内用地雷炸死敌人3000多人。1934年4月24日,中央苏区派人参观后,发文向全国各根据地推广方志敏的地雷战经验。后在抗日战争中,解放区军民普遍使用地雷战战术,打击日本侵略者。

第二天拂晓,敌人以一个营的兵力,开始了试探性的进攻,几百个敌人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嚎叫着一拥而上。战士们一枪不发,当敌人进入雷区时,便一齐拉响了十八颗地雷,在连声的巨响中,敌人被炸得七零八落。后面的敌人便一窝蜂涌进侧边的树林,结果又是一阵巨响,树林里草地上的绊雷、连环雷炸的敌人横尸遍地。

出其不意的地雷阵让敌军吃尽了苦头,每当敌军组织进攻时,红军战士就看准时机,一边猛烈射击,一边拉响地雷,敌军在慌乱中被炸的溃不成军,余下的敌人惊慌失措,接连掉入陷阱,被竹签刺穿的鲜血淋漓。

第三天,气势汹汹的敌人并没有接受头一天的教训,每次都用两百多人的兵力往高地猛冲,结果人一到阵地,都被战士们埋的地雷、滚雷炸得血肉横飞。第四天,吃了亏的敌人,妄图从阵地的侧后偷袭四渡桥,陈仁洪早已在此埋伏了一支队伍,在敌人半渡时,一阵阵排枪准确朝敌人射去,敌人丢下横七竖八的一片尸体,慌忙后撤。几场激战之后,我军固守的火鹰山上的堡垒,仍然像个巨人矗立在苏区的前哨。敌军连遭几次惨败之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连续几天只是派出小股部队骚扰,重点清除火鹰山周边我军阵地。

第八天,1月10日拂晓,敌45旅张銮基部从南平运来三门野炮,刹时,整个火鹰山高地硝烟弥漫,炮弹如雨点般劈头盖脸轰来。火鹰山堡垒被敌人打开了一个缺口,碉堡顶也烧了起来,整个高地被掀了起来,陈仁洪带着战士钻到碉堡底下的隐蔽掩体里。这时,见我方碉堡被毁,敌军以二个营的兵力,兵分三路,从火鹰山西南面、东村坂、北面开始向我方阵地发动全面进攻。一敌军官高声嘶叫:“老乡们,缴枪吧!30块钱一支!”。陈仁洪埋伏在掩体里手举驳壳枪,对准喊话的敌军官“砰”的一枪,当场击毙趾高气扬的敌军官。几十个敌人从工事西南方爬了上来,离工事只有30多米,四班长迅速甩出两颗手榴弹,大家一起投下滚雷,炸倒了大片的敌人,把这些敌人压了下去。

这一天,全体指战员居高临下,用冷枪射击、手榴弹和滚雷相结合,打退敌人数十次冲锋。在敌兵力不断增加、阵地工事逐渐被摧毁的情况下,顽强坚持到夜幕降临。万分危急的关头,突然,火鹰山东北方向响了起轻机枪的扫射声,原来,我红五十八团主力部队在黄立贵率领下已从浦城火速赶回。这时大家才想起已经在四渡桥坚守到第八天了,阻击任务已经完成。趁敌军被东北方向火力吸引,暂时停止了进攻,陈仁洪带领大家在硝烟的掩护下从西边陡崖上往下滑,悄悄与这英雄的阵地告别。

1月11日拂晓,天刚蒙蒙亮,敌第四十五旅的炮火从南、北、东三个方面对着无人坚守的阵地猛烈轰击了近两个小时后,方提心吊胆地冲上火鹰山高地,但敌人不知道我军已撤离,从不同方向进攻的敌人,在山头相互误打了起来。

回到大安,黄立贵听了陈仁洪的战斗汇报后,高兴地说:“你们在四渡桥高地上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以一个中队的兵力,牵制了敌人的一个旅、一个保安团。以极小的代价,消灭了敌军五百余人,圆满地完成了阻击任务。这不仅对整个闽北苏区的部队和群众是一个鼓舞,而且对窜犯苏区的敌人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后来,四渡桥战斗奇迹,刊登在《红色闽北报》上。(罡风)


分享到: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