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黄立贵传奇(十六)——两个拳头

2020-01-15 16:09:55 来源:   责任编辑:   

□罡风


第四次反围剿后,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进入中央苏区,“左”倾冒险主义逐渐在红军中占据主导地位,政治上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丢苏区一寸土地,攻打大城市在数省首先夺取胜利的口号;军事上,采取将中央红军的两支绝对主力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分为两部分作战,提出了“两个拳头打人”的口号。――“两个拳头打人”并没有什么错,关键是两个拳头必须相互配合,才有可能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从后来发生的实际战况看,李德的“两个拳头”却是分派在了身前身后,置于南北两个方向,各干各的,这就事实上使红军的作战能力降低了一半。不仅于此,其余配合主力作战的红军各部也被分散在了中央苏区四周,这在战略上使我军处于被动!

对于“两个拳头打人”的口号,在后方养病的毛泽东挖苦为“使一个拳头置于无用,一个拳头打得很疲劳,而且没有取得当时能够取得的最大胜利”。

1933年7月1日,经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红三军团为主成立了东方军,东征福建。东方军由彭德怀兼总指挥,滕代远兼政委,由红三军团和红七军团十九师、二十一师部分及闽西红三十四师组成。闽赣省只留红七军团军团长萧劲光率红七军团二十师及地方武装留守黎川。红军东方军在彭德怀、滕代远的率领下,于1933年7月2日从江西广昌出发向福建挺进。从7月7日开始至8月2日,东方军先后进行了泉上、连城、朋口战斗,消灭敌第七十八师约3个团。8月中、下旬,东方军攻占了顺昌的洋口和延平县的峡阳,接着,围攻顺昌、延平、将乐、永安四城。

就在东方军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蒋介石部署第五次围剿,1933年9月25日,国民党军以北路军3个师由南城、硝石向黎川发动进攻,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黎川,地处中央根据地东北,有“根据地北国门”之称,又是闽赣省省会所在地。博古和李德等人基于“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左倾冒险主义,做出了“死守黎川”的错误决策。对此,黎川守将、闽赣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提出了反对意见,建议让出城池,将主力集结于黎川东北方向,从侧面打击敌人,但被博古和李德等拒绝。

然而,就在“死守”命令已经下达,国民党军周浑元部三万余人正日益逼近的时候,李德却又下令将保卫黎川的主力部队黄立贵所率第二十师全部调走!要求第二十师在南城硝石方向待机,在运动中“短促突击”敌人,黎川只剩下一支70人的教导队和一些地方游击队,总计才五、六百人,几乎就是空城!

1933年9月25日,国民党军三个师三万余人开始进攻黎川,萧劲光率领教导队70余人和地方武装几百人略做抵抗后,即于9月28日主动撤出。在南城硝石附近的黄立贵得知黎川失守,面对三万之敌,手下只有两千多人的第二十师根本不可能实现运动中“短促突击”消灭敌人的预想,黄立贵率部从硝石且战且退,抢占黎川城东北二十公里处之洵口飞鸾岭,只能孤军坚守。洵口是连接黎川、资溪、光泽三县的交通要道,背靠杉关,扼守入闽通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黎川吃紧时,博古、李德急令东方军回师救援,又令萧劲光以红七军团政委的名义率红二十师坚决收复黎川。这时彭德怀领导的东方军正在离黎川县城二百多公里外的福建将乐、顺昌县包围敌刘和鼎部五十六师,彭德怀接到命令,只好放弃即将取得的胜利,挥师北移。9月28日,彭德怀、滕代远率东方军右纵队取道顺昌泽坊、大干、邵武桥头,于10月4日抵达泰宁新桥地区;红五军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朱瑞,率东方军左纵队于10月4日抵达泰宁县大田地区。这时黎川县城失陷,中央苏区北门大开,红都震惊。震惊中的博古、李德等人再次急电彭德怀火速前进,攻打硝石敌军。于是,两个纵队合并,10月5日统一向南城县的硝石进发,计划占领硝石,收复黎川县城。

此时,已经攻占黎川县城的国民党中央军第八纵队司令周浑元,决定乘胜围剿洵口地区孤守飞鸾岭的黄立贵红二十师,命令他的第六师第十八旅旅长葛钟山,率兵与黎川县保卫团一部开赴洵口。

1933年10月5日晨,葛钟山指挥先头部队第三十四团占领洵口,随后,敌第二十七团、第三十一团也先后到达洵口,对离洵口七公里的飞鸾岭形成包围。10月6日,葛钟山接到报告,得知红军从泰宁回师援赣,先头部队已接近洵口,当即命令敌第三十一团、第三十四团向飞鸢进发,第二十七团固守洵口,妄图抢先解决红二十师,打通入闽通道。

10月6日晨,急进中的东方军在黎川洵口与敌意外遭遇。这天太阳被灰白色的浓雾遮盖了,东方军在浓雾中穿行。前哨部队进至洵口东的飞鸾岭附近,突然听到一阵激烈枪声,原来葛钟山已发起向飞鸾岭红二十师阵地的进攻。急行军的东方军红四师张锡龙、彭雪枫部,正好与敌第三十四团遭遇。红军战士发现敌情,枪声就是命令,立即抢占高地,向敌人侧翼运动。不久,主力部队赶到,几十挺机关枪对准敌人猛烈扫射,手榴弹暴雨般向敌人投去。坚守飞鸾岭的黄立贵发现援军到来,命令吹响冲锋号,红军战士猛虎般冲向敌阵。敌三十四团丢下几百具尸体,溃不成军,仓皇后退到洵口,与敌第二十七团会合,就地组织防御,企图固守待援。黄立贵率红二十师胜利与东方军会合。

当夜,彭德怀抵达际源(今黎川县三源村)的我方部队司令部。这场遭遇战是东方军原先未曾料到的,彭德怀和滕代远根据敌情变化,面对敌我兵力态势,当机立断,决定停止向硝石进发,集中优势兵力,立即消灭洵口的敌人。当晚即向各部下达作战命令,决不能让这股敌人逃脱!彭德怀、滕代远发出《东方军攻击洵口之命令》:张锡龙、彭雪枫第四师由飞鸾岭东向西面攻击;黄立贵第二十师由飞鸾岭至横亭由北向南攻击;陈伯钧、宋任穷第十三师,周昆第第三师进抵海岭、白沙间构筑阵地,截断洵口守敌退回黎川的通道,并阻击黎川来的增援敌人。根据这个部署,红军各部10月6日夜急行军,全部到达战斗岗位。10月7日晨,东方军向洵口敌人发起总攻,守敌溃不成军。激战至上午10时,红军完全占领了洵口,除当场击毙之外,大部分敌军被红军俘虏。一股残敌向白沙方向逃窜,被红军宋任穷、周昆第率领的守军歼灭。另一小股残敌,妄图从莲塘经资福桥逃往南城,也被红军右翼纵队截断去路,就地歼灭。 (待续)


分享到: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