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洪墩镇种粮大户杨永林采用仿生态种植法,引种和推广彩色水稻,走出了一条重品质、讲效益的粮食生产路子。 进入十月份来,正是水稻成熟陆续收割季节,在洪墩镇洪墩村多片山垄田里,紫粳稻、黑糯稻、红香稻等多种生态彩色稻长势喜人,这让种粮大户杨永林又迎来一年丰收好年景。“在镇里的帮助下,这是我种植第六年彩色稻,虽然产量低,但品质好,有很多城里人来我这买彩色稻米,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杨永林同说到。 这也让镇里派来挂点进行技术指导魏明荣交口称赞:“杨永林头脑比较灵活,能密切同农业部门联系,多学习掌握运用‘农业五新技术’,彩色稻米越种越好,效益也越来越高”。 据了解,杨永林从学校毕业后,曾跟着父母在家种植了一年多的水稻,由于收益不高,就选择外出务工。在外打拼近二十年,有了积蓄,于2010返乡添置了成套农机具,当起了种粮大户。从2013年开始,杨永林积极尝试从陕西省、江苏省等地引进多个品种彩色稻,利用山垄田进行仿生态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由于仅施有机肥,不喷施化肥、农药,所种的彩色稻产量仅是当地常规稻的近一半,但所加工出的彩色稻米质优,在被送到一年一度举办的抢酒会上展销时,受到不少市民的好评,并日渐在城区和福州、厦门等地打开了销路。 “这个彩色米吃起来又香又糯,然后我每年抢酒节到这里的时候,都会多买一点回去,跟亲戚朋友一起吃,一起分享。”一位购买彩色稻米的市民如是说。 经过近六年的不懈努力,杨永林已成功引进6个品种的红、绿、紫、黑、黄、白彩色稻进行推广种植,并牵头成立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自已的彩色米商标,带领了当地十多户农户一同加盟种植,总种植面积由近20亩增至今年的400多亩,既赢得发展商机,又为有着“稻米之乡”美誉的洪墩镇增光添彩。 (朱振山 肖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