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我和邵武共成长”——新旧社会邵武征兵亲历记

2019-08-30 09:45:56 来源:   责任编辑:   

□李胜源


我今年88周岁,亲历了新旧社会。正值全国人民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笔者以满怀感激党恩之情,喜迎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我庆幸自己工作、生活在新中国这么温暖优裕的环境中时,不免会想起少年时代在家乡见怕了国民政府强派苛捐杂税,特别是强抓壮丁,造成许多青年有家难归、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状,深深体会到新、旧社会真是两重天。

国民政府征兵:抓壮丁

民国后期,国民政府在沿袭前朝募兵制的基础上,延续了一段无兵役制的时间。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为充兵源,乃推行有条件要求的征兵制。其标准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免征”,只征收身体健康、年龄18周岁至22周岁间的男性青年,服役期为3-5年。

刚开始一两年,一些应征的人家和青年,出于爱国义愤,基本能按区乡政府所审定,到县政府兵役站报到,而当时政府对入伍新兵的各种基本待遇也勉强能保证,服役期满不愿留队的即可允许回家。我知道大埠岗过去前后两期应征入伍的青年,都先后回到家乡。

但随着国民政府国家经济“江河日下”,加之到处贪官污吏,政府无视人民利益等“毒瘤”的滋生,军队中官欺兵现象又极严重,使人们从热情参军迅速变为厌恶、惧怕当兵,政府征兵难度增加。全国就推行“抽签当兵”的做法,即抽到者必须应征,但一些当地的地霸恶人勾结乡、保、军警等,想藉此肥私,提出如不愿去的,可以交钱“买兵”,有钱人当然愿意,但也被这些经办人员趁机敲诈勒索、中饱私囊;而穷人因交不出钱就不得不去。这种胡乱做法很快就维持不下去了,上面就表示“只要完成征兵名额,不限用何种方法”。于是各地就内定某某等人属应征,先通知其必须去,不去的就强抓走,于是在国统区就首次出现了“抓壮丁”这一恐怖之强征手段。

日本投降后,老百姓以为国家不会“抓壮丁”了。但是国民党已准备打内战,到处大“抓壮丁”。这时,百姓听说“抓壮丁”是去打共产党,心中很反感,特别都知道如今当兵是一只脚在人间,一只脚在阎王殿里,所以更怕当兵。但国民政府不管百姓死活和反对,只要能抓到壮丁就行,至于用什么方法不管,所以“抓壮丁”就成为国民政府基层压力最大的中心任务,也成为罩在有男青年的人家一个挥之不去的幽影。

“抓壮丁”的手法是无人道、无人性的;不管有无兄弟,家境情况如何,只要见到青年男性想抓就抓。出于保命要紧,凡有男性青年的人家,都顾不了家中田园荒废,养家乏人之困苦,忍心让年轻人逃离家乡或遁入深山老林、偏远独村、无名寺庙,或改名换姓隐身,或求入权势人家无偿做长工,或以过继名义进入无子女户内为嗣等方式保命。但仍不免有一些人因顾父母年老,家庭断炊,且妻子独守空房等情况,忽逃忽归,就被那些乡、保鹰犬侦得,以突袭方式抓走,致使不少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时我家乡就出现了两户遭抓壮丁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结果。一户江姓青年,弟弟年幼,父母年老,与妻子结婚,2年未育,是全家的“顶梁柱”。在外地躲藏了多天后,听说近来乡保未抓壮丁,便溜了回来,不料在第三天晚饭后就被埋伏在大门外黑暗处的乡兵抓走。一去杳无音信,妻子只好离婚另嫁,父母先后气死,余下一个未成年的幼弟,孑然一身。另一户李姓孤寡老太,年已七十多,丈夫早亡,生有五子。老大体弱,且年近50,另立户生活,自顾不暇,不到50岁就病死,妻子嫁往他人。老二也不强壮,第一次被抓去,至日本投降,因念老母,寻机逃回。刚一年,内战开始,又被“抓丁”,一去杳无音信。三儿痴呆,自己一人过半讨半农的生活,抓壮丁的不要。最小的五儿入赘外村,老太只靠四儿劳动供养。有次老太坐在街边晒太阳,就见四儿被两个乡丁紧紧抓着,从老太面前推向乡公所,老太见状,大哭大喊,一头就撞向地下石块上,被人扶起,血流满面,好心人边劝边扶她进家卧床。从此四儿永远不见回来。老太生活靠好心邻居匀点饭菜维持生命,不到一年就气绝身亡,一户5个儿子的家就这样被国民政府因强抓壮丁给毁灭了。

更令人切齿的是,壮丁被残暴抓去后,从部队派来的那些毫无人性、押送壮丁的国军,个个如狼似虎,把壮丁视同罪犯,动辄打骂,壮丁在生活上不如猪狗。许多人在家都是强壮的身体,被抓押送后,受尽折磨,以致病、饿相加,半条残命,有的就虐死在押送路上。有一次一批壮丁押送邵武经过我家门前时,我看到有一个约有30多岁的壮丁,被抓后来到此已被折磨四五天了,仅仅走慢了一点,就被走在他身边的一个执着一支竹杖的官样国军看见,那家伙就举起竹杖往他未扛东西一边的手上死力敲了两下,那壮丁皱眉咧嘴痛得大叫,之后又往他脚上横扫了一下,并训吼:“再不快走就打死你!”我当时见到都心惊肉跳。所以每次大埠岗过了壮丁队伍后,出东门往邵武的洪家岭侧水沟里,都有几具折磨而死的壮丁尸体,被这些恶魔解差虐死后丢弃不管,结果都由乡人组织草草掩埋了事。

国民政府强行“抓丁”的种种恶行罄竹难书,让人深恶痛绝,听说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攻击乡、保单位和伤杀抓壮丁的乡、保人员之事。我就亲见大埠岗乡公所遭遇过两次被袭,一次保长被壮丁撞下桥底之事。

一次是在一个夏天,上午圩场繁忙时,乡公所警兵偷偷联合一些保丁背着步枪,突然从多处巷子里冲出来,见男性青、壮年就捉往乡公所关起来,一共捉到30多人。其中有3名是李源村的:2人系家中独子,另一名已30多岁,其弟刚在半年前被夜晚围房捉走。李源村人得知这次抓的3个都是不应抓者后,整个村庄都群情激愤。很快就由一位人高马大、素有威望的李有德率领着30多名青壮年,分别扛着鸟枪、驮树的铁叉、狩猎铁三叉及原已备好的油茶木粗棒,于半下午,冲到大埠岗乡公所来兴师问罪。持着步枪卧倒在乡所门外街上准备吓阻的警备兵一看这架势,哪敢开枪,赶快起身持枪往所里跑进去大喊:“李源来了很多人,快跑!”乡长、办事人员和警务兵等立即赫得惊慌失措,顾不上关门和收拾办公桌就全部从后门溜了出去。李源人进了乡公所后,我就听到里面响起不断的噼哩啪啦之声,大砸了一阵,许久才余怒未消地回去了,被抓的30多名壮丁全部逃光。

第二次被袭是在一天临近春节的夜晚,因河源三坑村人恼恨乡公所三番五次派警备兵趁夜去围房抓壮丁,加之苛捐杂税榨得农民无法生存而起,就由村里个别被百姓视为“叫鸡公”者牵头,率领了四、五十名学过“大刀会”的青壮年,持着梭镖、鸟枪等土武器来袭击乡公所。由于乡所之前被李源人袭击,日夜惊惶不安,除白天常有警备站岗外,一到晚上就早早关了大门,安排了警备兵住在对外有窗门的楼上。河源队伍到乡公所门口时,大门早关,他们找来一根木头撞也撞不开,就用梭猛刺大门解恨,楼上警备兵发现后,便在窗口骂:“你们要命就快走,不要命我们就开枪。”有些持鸟枪者就开枪射击,一些铁丸铁砂打到了窗内外。警备兵不敢伸头出窗,就在里面朝外盲目开枪。双方相持了近个把小时,河源人才解了一点恨而撤退回去了。第二天早上我到乡公所门口,便见大门上密密麻麻的梭镖刺痕和鸟枪射击的小砂洞。

另一件是大埠岗第三保保长傅勤,被乡派押送三名从乌石等山村连夜抓来的壮丁去当时设在和平镇上的区署。那三名山区壮丁都是家中唯一劳动养家的“顶梁柱”,攀山走路健步如飞,在关房内已私商一定要想法寻机逃回家去;而傅勤保长虽然背一支步枪,但身体较为文弱。从乡所出发后,虽然三名壮丁都被绑着上臂,因未反绑,走路仍较方便,走到离大埠岗三华里的一座约20米高的丁家亭石拱桥时,有一个体形较壮的壮丁故意慢步走在保长身后一点,待走上桥面快一半时,猛然一个箭步朝保长身侧往桥边用力一撞,保长就连枪带人直掉桥下河里去了。壮丁们见状顾不上看他死活,一口气就一齐钻入附近的山麓灌木丛中,相互解开绳索,急忙朝着家乡方向,专寻山野小路安全逃回了家。保长落河后,因跌落时背部朝下,落在一片沉积结实的沙地上,腰椎震断了两节,幸被附近劳动的一农民听到,赶快去通知其家人,用简易楼梯架抬了回去,后经请来乡土接骨医生为其医治半年之久,虽勉强接好,但其腰背再也无法伸直,保长也当不成了,只能佝偻着腰背苦度了下半生。

然而,内战时国统区每次抓来的壮丁,被辗转押送折磨后,只剩半条命了,还来不及训练,就被强行带上战场,补充在老兵伙里和解放军打仗。他们已然满腹怨恨,根本不愿也无力气和同是中国人的解放军拼命,许多人还未放抢,就寻机逃走,或和老兵成批做了俘虏,或投降、起义,致使国军永远都无法补足战斗兵员,只能每战就溃,国民党在前线战力尽失,加之打内战早被广大人民反对,尤其党、政、军各层官员贪腐成风,后方各行各业又纷纷罢市、罢工、罢课,反对内战。市面上物价飞涨,民不聊生。1949年4月解放军打过长江后,原本摇摇欲坠的国民政府,也就“无可奈何花落去”地彻底倾颓了。

人民政府征兵:当兵光荣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共产党中央抓紧在肃清城乡残匪基础上,从1950年起就布置在全国开展“土改、镇反和抗美援朝”三大任务,征兵这项国家的政治大事也提上了重要工作日程。

首先实行的是志愿兵兵役制,坚持当兵者必须本人自愿,家庭同意,年龄为18至22周岁的男性公民。具体条件是家庭出身好,经济负担轻,本人身体健康,政治、作风等历史清白。服役期为陆军3年,海、空军4年。1949年冬,经过广泛宣传,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由当时驻邵工作的解放军征集了解放军邵武县大队的新战士80余名,其中部分还是邵武一中等校的男女青年学生。1950年又有30多名青年自愿到解放军部队直接投军。1951年土改刚完成,一批批农村优秀青年,在其家长的积极支持和本人自愿要求下,向所在人民政府区公所报名参军,经过认真筛选,全县首次有组织地征集志愿兵125名(征召兵员的数字为《邵武市志》军事篇载)。

1954年(1954年征召1955年度的兵),新中国首次实行义务兵役制。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为使这项新制度的重要意义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邵武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首先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大力宣传“为何要实行义务兵役制,它与保卫祖国、巩固国防以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等的宣传教育,并采取以居委会和乡(即现在的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工作组配合基层开展征兵工作。

为保证这项新的政治任务能圆满完成,邵武县委采取先搞试点,摸索经验,尔后再推广全县的方法,提前一个月在县委农村工作基点的胡书乡先行一步(当时胡书乡辖今下沙镇的屯上、胡书两村)。当时,我正好就在该乡任首届工作组组长,有幸成为经办这项新工作的负责人。

我在参加了县委召开的邵武首次实行义务兵役制试点会议后,带了许多宣传文字资料回乡。根据县委对试点工作20天左右“必须顺利完成,不可出问题”的要求,我小心翼翼,抱着积极慎重的态度,首先组织工作组及乡里的党员、干部,通过召开大小会议,按照县上所发文字资料进行宣传讲解,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召开党员和乡人代会议按征召义务兵标准(男性,年龄18-22周岁,行为端正等),进行排查摸底,列出全乡共有15名青年具备条件。紧接着分别到这15户家中登门做工作,让青年和其家人自愿同意当义务兵。结果只有一户因该青年订婚未娶,恐当了几年兵回来,婚姻生变。我们就为其参谋,可先报名,如果审查合格,确定入伍,就立即迎娶之后再走。当时我的思想压力较大,担心合条件的这15名青年不一定会全部来乡里报名,孰料报名日期一到,连摸底时未定的六、七个青年都主动来报名了。这让我看到人民政府的号召力之大,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威望之高,也使我对圆满完成这次征召义务兵任务大增了信心。

当时县上分配给胡书乡征召义务兵名额为三名(其它乡多是2名),经过和乡村干部认真对照条件,最后选定三名各项条件最优者。我即安排大家分头去做所定三名和未定的那十多名青年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摸清检上者是否真愿意去;而未检上的有无思想情绪,以便继续“对症下药”做工作。他们被区乡人民政府审查合格后,在离家开赴县里时,悉由政府出面,组织欢送队伍,包括家长都披红戴花。欢送者敲锣打鼓,欢呼“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等口号,气氛十分热烈。

义务兵役制实行到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时,国家又制定了《兵役法》,开始实行以义务兵为主,志愿兵为辅,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即在部队服役满5年的技术骨干,按部队要求,本人志愿,可留下为义务兵,享受排级政治待遇,将来退伍时如系农村户口者,政府可将其转为居民户口并安排在国营单位工作。

为保证参军者既感光荣、安心,又让其家人体面和放心。新中国从1950年起,就及时制定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政策,倡导“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优良之风。每年“八一”建军节,各级党、政单位,人民团体都会组织慰问队伍敲锣打鼓,带着慰问品,慰问当地驻军。对军人家属除及时挂“光荣军属”牌外,每年春节都由领导带队登门拜年,赠送春联、年画等物。农村基层在集体化前还专门组织“代耕队”,为一些无劳力或缺劳力军属家代种、代耕,生活困难者将以钱、物补助。集体化后,生产队还专设了“军烈属优抚”的支项账目,其它如军属遇天灾人祸、婚姻受侵等问题时,都能及时获得优先解决,做到军人在外安心,军属在家放心。

在解放军大家庭里,更有一系列爱兵、培养兵的优良传统,如官兵一致,亲如兄弟,领导对战士坚持政治上培养、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等等,让军人在部队里如在学校一样,能安心学到政治和军事知识及专业技能。改革开放后,更提倡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使许多战士在部队入了党,退役回乡后,都被选为村两委(生产大队)领导人或经济发展上的创业者。而在部队提干转业到地方各条战线上者,更成为单位或部门的出色领导,不少自愿退役后还成为创业建功的佼佼者。所以人们称解放军是一所大学校,当之无愧。如我1954年在胡书经办征召的义务兵,其中1名(朱光耀)因人较精干,入伍后,被选参加铁道测量队工作。在工作上、思想上表现突出入了党。多年退伍回乡后,从被选为村(大队)支书起,直到提为公社(乡、镇)书记、全国人大代表、邵武市(县)人大副主任等职。另一名(李步荣)更幸运,入伍后因其有小学文化,思想表现又好,被领导推荐上了某军校学习。毕业后提干,转业后由国家安排到河北省林学院,后升为学院党委副书记。又如我的一个女儿,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作为邵武唯一的一名地方选送的女兵入伍后,因表现突出,三次立功,部队领导逐推荐她进某军校学习,毕业回队后,入党提干,2001年,在少校正营岗位上,转业于本省农业银行任职,现为处级职务,曾获国家农业银行总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正是由于新中国施行了一系列深得人心征兵又爱兵的政策,推行了备受人们拥护的诸多举措,70年来,不论实行何种兵役制度,或偶遇国际、国内何种形势,党和政府都能得到人民的信赖和向往。无论建国初期的剿匪反霸到国内经济建设时期以及1962年中印边境战斗和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再到1979年中越边境反击战等有战争的年份,邵武的年轻人都是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军,从未影响征兵任务的完成。

2018年,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下,党中央特地增设了“退役军人事务部”,专门负责管理解决退役军人的各种诉求,为其退役后,解决好就职、就业和生活福利、社会地位等切身问题,让他们服役时能安心为国家出谋献力,退役后又能发挥在第二战场继续作贡献的机会。

可以说,新中国的征兵工作,对凝聚民心、鼓励军心、建国肃敌、巩固国防和继续在发展国力的保驾护航等方面都凸显出非常关键的作用。(作者系退休干部)


分享到: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