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我和邵武共成长”——我的桥头记忆

2019-08-02 10:22:49 来源:   责任编辑:   

□张倩


当我再一次来到八一桥头工商银行宿舍之时,距离高三搬迁新房已经整整过去二十年。

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这栋大楼南侧是工商银行宿舍,北侧是棉纺厂宿舍,阳台朝西向着八一路。记忆中,炎炎夏日,逼仄的长长的走廊上,总是被妈妈用墨绿色的窗帘高高地挂起,方能遮挡烈日。遥想这个60余平米的宿舍,我与父母住了十四年,直至十八岁高三才得以搬迁换至更大的住房。

沿着楼梯一层一层地上去,尘封的记忆中,那个可以让我与儿时的小伙伴一路追追跑跑的楼层,在如今高楼耸立,小区建设完善的当下,显得那么得“刚好”的紧凑。

每一个楼层有两户人家,一楼是工商银行桥头营业大厅,现已撤去网点。二楼是一户姓陈的大户人家,童年时期总喜欢到他们家玩儿,因为陈爷爷家的小伙伴很多。对于我们这样“独生子女”的家庭,特别羡慕有兄弟姐妹的,于是他们家成为了整栋楼小伙伴玩乐的据点。一辆破旧的小小自行车,一根短短的小木棍,也可以充当我们“冲锋杀敌”的武器,笑声常常从二楼里飞扬开来,不亦乐乎。如今,闭上眼来,记忆里的小伙伴,二楼的大姐姐,三楼的董弟弟,四楼最爱的邻居婆婆,五楼的申姐姐,六楼的章弟弟,一个一个,似乎仍然没有长大了,一直一直就是那个模样,住在我回忆深处最最珍贵的角落。

再登工行宿舍,忍不住按下狂跳的心口,曾经沿着楼梯另一侧一路堆满了柴火,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遇到上下楼的邻居,还得侧身交错而过。即便如此,邻居之间上下楼打个招呼,问候一句“吃过了吗”“上班去呀”“回来了哦”。简单的一句问候,一个点头,一个微笑,彼此相知相熟,家里有点什么事,邻居知道了均会来帮衬一把,“远亲不如近邻”,大约说的就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种味道。

而今,楼道整整齐齐,昔日的小伙伴早已长大成人,各奔东西,结婚生子,曾经的爷爷奶奶,有的已经故去,有的搬迁不知何地。居住了十余年的402房,早已转至他人,如今,看着更换过的钢木大门,依然是那个位置,依然是那一缕阳光,空气里依然是那样的味道,只是,这扇大门已经进不去了,悄悄地、紧闭在那里,如同我大学前的童年、少年记忆,不打招呼地,悄悄地掩上了。

虽没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生短促之感慨,但也莫名淡淡地涌上了一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是人非的失落。

蓦然回首,依稀仿佛,所住宿舍对面的邻居婆婆,听见我放学回来的声音,将虚掩的门开得更大,笑盈盈地,乐呵呵地,用那带着福州腔的普通话喊我:“倩倩,回来了呀?”

“回来了,婆婆!”

“来我家玩吗?”

“好啊。”

婆婆1999年去世了,我很想念她。这个与我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婆婆,一直待我如孙女一般,看见我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写作业,给我倒来一杯开水;半夜里一觉醒来,爸爸妈妈不知去哪儿了,哭着敲开她家的门,她将我抱着放进温暖的被窝。她走的时候,我哭得很伤心,在心的位置,留了一处特别的地方给她,怀念她。

而今,已步入中年,常读一本书,读着读着,悄然感慨“初读不识句中意,再读已是句中人”,又或者听一首歌儿,听着听着,陡然明白“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奈何人生这本书,谁也帮不了你写,记忆里的那片珍贵,谁也替代不了你去拥有。与其做无谓的伤春悲秋,无花之时,空去折枝,倒不如珍惜当下,反应迅速,直截了当地,折下那“堪折直须折”的开花。

(作者供职于市立医院)


分享到: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