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我和邵武共成长”征稿——路桥情怀

2019-07-10 08:51:15 来源:   责任编辑:   

  □ 黄文生


  邵武桥

  虹彩悬挂蓝天中,一边丽日一边风;你在桥上看风景,我在绣楼看倩影。

  邵武富屯溪,活水源头来自桂林深山生态绿林,清澈纯净,邵武人曾经饮用富屯溪水。富屯溪因水而溪,造福邵武,因立命,建城发达。

  富屯溪,又是一条通往彼岸的天堑,一条数百里长的富屯溪潺潺流水,仅东门一座浮桥通往水北,贴水而渡。艳阳天,人来人往,水中倒影绰约,美美的好亮丽。不过,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一旦溪水暴涨,十有八九,浮桥被冲毁,东关人只得冒着滂沱大雨将浮桥拆卸,锁于岸边。此时两岸只有一条小渡船于汹涌波涛中颠簸,岌岌可危。那年,龙斗渡口,曾因船小人多,被洪峰一浪掀翻,造成多人殒命惨状。

  山色空蒙雨亦奇,水映斜阳波光碧;城东沧浪独自流,何以隔断昭武觊?富屯溪,水连天,天连水,天水相连,阻碍邵武人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解放前夕,仅有一条通往建阳与光泽的沙土公路路经邵武,汽车从建阳方向运来物资,城东沧浪水,又阻吾路。邵武人隔着富屯溪,望溪兴叹,汽车哪朝能进城?

  邵武人勤奋,聪明,在建光公路与水北东门段一片芦苇荒滩劈岀一条叉路,沿伸到富屯溪边,建个简易码头,打造一只载重轮渡,四五个人力竹杆撑,慢慢横渡,汽车终于进入邵武东门最繁华城市中心,邵武人,脸灿烂,笑开花。

  1949年邵武解放,不久,一抹彩虹,富屯溪上修建了第一座木制八一大桥,从此揭开了邵武建桥新篇章。八一大桥后几经改造、修缮,两车道建成四车道,人来车往循循有序。八一大桥,宽阔美丽,沟通南北。如今再看,大桥护栏雕刻黄峭、上官洎,李纲、严羽等一批历史名人,呈现一派福地邵武文化。八一大桥,成了一座雕塑艺术奇葩,路人赞不绝口。

  1978年改革开放,邵武建设阔步猛进,先后建成了越王大桥,东关大桥,龙斗、晒口、吴家塘、大竹、卫闽大桥等,邵武境内十余座公路桥,铁路桥,以致东门斜拉步行桥、福山下的滚滚桥,一座座造型新颖,五彩缤纷,星光灿烂的艺术精品融入邵武,美化铁城,丰厚了邵武桥文化底蕴。

  邵武路

  街路迢迢,走在路上,迈过平坦和坎坷,品尝苦涩,品味甘甜。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从和平轻担空手,八十里山路从朝阳升起到日落西山,花去一整天,累得精疲力竭,这不是现代化的速度。邵武,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风景旑旎,可她又是一座固步自封,因无桥无路而难与外面精彩世界沟通的铁城,历史的哀叹!

  俗语云:一滩高一丈,邵武在天上。“天上”没有路,去南平,下福州,没有他途,只好乘坐富屯溪上乌篷小船。东门,日夜泊着一排排竹叶蓬遮盖的小船,日晒雨淋,久而久之,翠绿的竹叶变得乌黑而名。乌蓬船泊在溪边等货,候客人,邵武就依赖这条富屯溪通往外域。一只小船,人也,货也,悠呀悠,顺水顺风,也得三五日。由福州逆水而“上天”,乌篷船没有马达,或有时桅杆一帆,船夫们也得使岀吃奶的气力,撑杆撮的水底石头咯咯响,汗水如豆,经过多少滩,一滩一滩撑,十天半月,才能到达邵武。船主都是闽清人,他们在邵武陆上没房屋住宅,船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乌篷小船二三米见方,住着船民一家,吃喝拉撒全在船上。凡来往福州的邵武旅人,与船家吃住一起,更显拥挤。路途遥遥,几天几夜与船家同吃同住同撒拉,有几多不便。行程漫漫,旅人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毫无办法,只能寂寞孤寡地耐着性子,坐在船沿无聊地看日岀星落,感叹,何日才能“千里江陵一日返”?

  1955年,12岁还是初中生的我,有幸参加了鹰厦铁路通车典礼,观礼的人们贴着火车排成一列列一行行队伍,惊叹铁家伙,好庞大,突然火车一声吼,山摇地动,同学们吓了一大跳,看见火车咣当咣当呼啸而去,掌声雷动,那是何样心情。当然,今日邵武尚未有每小时600公里的磁浮速度,高铁却不久可待。1955年邵泰公路通车,今日,以邵武与光泽,与顺昌,与建阳、建瓯,与泰宁与全国贯通,高速穿南北,沟连世界。邵武13个乡镇,及全部行政村,硬化公路路路通,从和平到邵武市区仅仅20多分钟。

  解放前,邵武,县制。据明《邵武县志》记载,“城之中外通衢,皆为街,货鬻为市,有铁冶街,东门街,衙前街,汤家田街,后街,八泰街,府前街,西门街,企前街,新街,秀水街,大街,南街,城西街,熙春街……”城区就那么一个鸡蛋大,七街八街。在我的记忆中,仅东门街是邵武唯一一条破破损损的水泥路,其余全是夹小泥土路,晴天灰飞尘扬,雨天溅人一身泥泞水浆。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邵武市委对市区作岀了三纵四横街路规范化,如今,解放路、五一九路、李纲路、熙春路、迎宾路,西门路、八一路、华光路、溪北路、溪南路,条条街路已成方圆,花繁绿树康庄大道,红绿灯闪烁,安然迅达。真是:宝马雕车香满路,人流穿梭似飞瀑;树绿花红隔离带,城翠路碧人亦酷。

  路桥,是一对相附相依的孪生亲兄弟,路接桥,桥通路,在我心中勾勒岀一条不断前行,通往未来清晰的康庄道,通天,通地,通罗马……阳光明媚的周末,节假日,我喜欢遛达,听五一九路商店里主客讨价还价的争吵;用镜头留住尚待改造中山路价值连城的古旧;倾听溪南路绿荫中滴哒滴哒雨声,弹岀春暖花开;富屯溪波光粼粼流淌,欣赏天籁美妙之音。

  邵武桥,邵武路,已起步,抬起头,朝前望,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坐标,插上梦想的翅膀,向着目标展翅翱翔,留下一串串辉煌。 (作者系退休干部)


分享到:
微观邵武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