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我和邵武共成长”征稿——熙春山下是我家

2019-06-19 09:58:45 来源:   责任编辑:   


□杨炳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邵武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家和广大居民的住房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1949年的邵武,贫穷落后,满目凄凉,不仅房屋低矮稀少,而且大多数都破旧不堪。我家与许多穷人都没有房屋,为了解决住房的困难,我父亲在城区的一个菜园里租赁了两间用竹子搭盖的茅草房,全家5口人便拥挤在这30多平方米的茅舍里。在茅草房里居住,只有2张旧床,1张旧桌和两条板凳。春季雨水连绵,草房经常漏雨渗水,泥土地面又湿又脏;盛夏骄阳似火,草房里象个蒸笼,热得我们汗流浃背;初秋蚊蝇成群结队地飞进住房,甚至还有老鼠、毒蛇爬进房间,我差点被蛇咬伤;隆冬腊月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冷得我浑身发抖,日夜难熬。

1953年,我父母用做小生意积蓄的钱,在城关自强路 (现改名五一九路)向私人购买了一处50多平方米的旧木瓦房。我们一家人搬迁入住后,购买了部分需要的家具,居住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这房屋年久失修,每逢刮风下雨,不是四面板壁开裂透风,就是屋檐瓦片破损漏雨,来不及上屋整修,只好用木桶或脸盆接盛雨水。住在破旧的木板房内,酷暑不能防暑降温,寒冬无法防寒保暖,同时还必须注意防火、防盗和防止蚊蝇鼠害的入侵。

中央吹响改革号,铁城唱起开放歌。1983年以来,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温暖春风,邵武市委、市政府根据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的建议,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招商引资和居民集资等措施,在城区多地进行了建设和改造,拆除了许多破旧的木瓦危房,建起了一座座大楼。我们全家人也同城区许多居民一样,迁进了新建的砖木结构,2室1厅1橱房,面积70多平方米的楼房。房舍内是粉刷好的白砖墙,水泥地面,有玻璃窗、纱窗和铁栏杆。居住此房比以前卫生和安全,同时添置了家具,购买了黑白电视机、电风扇和电冰箱。不足的是住房里没有卫生间,只能用大木盆在橱房里洗澡,去离住房60多米远的地方上公共厕所。

随着祖国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我们市从1994年以来,在努力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掀起了为民办实事,加强城乡建设,改善广大群众居住条件的热潮。经过进一步拆除旧房,开发空地,建起许多砖混结构的高楼。我家通过单位房改,搬迁进了二楼的一套90多平方米,两室两厅一橱一卫的配套住房。住房里不仅换上了更好的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并且换上了较大的彩色电视机和部分较高档的家具,居住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进入21世纪以来,邵武市在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凯歌声中,擂响了东进西扩,南征北建的战鼓,平整了一片片山坡原野,填高了一块块荒滩和沼泽地,城区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一排排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栋栋高级别墅在花园中林立,一个个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将居民群众热情地拥抱。随着邵武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家也购置迁进了市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采光良好,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大楼房。配套房面积120多平方米,拥有了3室2厅2卫1橱1杂物间。另外还购买了40多平方米,配有卫生间的商住两用房。配套房的墙壁用的是水泥漆和瓷砖,地上铺的是地板木,里面换上了整套新家具,并装有柜式空调、卧式空调、电脑和液晶大彩电。橱房和餐厅里有大冰箱和微波炉等。卫生间装上了热水器、浴霸和排气扇。阳台上有洗衣机和烘干机等,外面建有花草池。由于住房门窗完善,并安装了较好的纱窗,更加有效地防止了鼠虫害的进入。居住在这样的楼房里,春天四周鸟语草花香;夏日室内防暑降温不怕暴雨大风狂;秋天风清气爽人舒畅;隆冬不怕风雪不畏寒。同时楼房四周的通道都安装了路灯和监控摄像头,使居民的生命和财产更加安全。

如今,我家三个孩子早已长大成家,他们在本市的昭阳和通泰街道都分别购建了住房。另外他们在其他城市还购买了两处新房,住房面积比我们的更加宽大。所以,他们在三个比较豪华,有电梯的高楼大厦内,都为我们老两口安排了房间、家具和用品等,我们可以随时前往安居。

我们家住房的多次变迁,是随着祖国70年的突飞猛进,也是邵武在迅速发展中,千家万户群众住房情况不断变化的一个缩影。实际上有许多居民的住房条件,比我们家还要好得多,但是我与老伴不去攀比,知足常乐。回想起过去无房居住,缺吃少穿的日子;看看现在过着衣食住行无忧无虑,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好生活,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对后辈说:“幸福全靠共产党,安居必须国家强。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热爱祖国紧跟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勇拼搏,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作者系我市退休干部、省作协会员)


    分享到:
    微观邵武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