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人文邵武> > 正文

廖俊波故事(六)少年大志

2019-05-29 09:56:14 来源:   责任编辑:   

□古道  若文


和家庭其他成员不同,没有多深文化程度,作为乡政府普通职工的父亲,既教育孩子立志做大事,又注重从小事修为。父亲对小俊波的教育则具体到细节言行上,走路的样子、穿衣的整洁、低头抬头的姿势、逢老见幼的说话语气和行为举止。有一次儿子为了什么事耍脾气,父亲严斥批评:“有本事的人不会乱发脾气,没有本事的人脾气比谁都大。”

当地历史贤哲中,俊波最崇拜的是真德秀,认为他是一位真正有本事的人。这位出生于宋淳熙五年(1178)的家乡人,多地为官,最后位居副宰相(参知政事),虽然一生仅58个春秋,为学学贯古今,为政政绩彪炳。他是朱熹的弟子,一生精研儒学,深得孔孟朱子之心传,宋史称其“慨然以斯文自任,讲习而服行文。党禁既开,而正学遂明天下后世,多其力也。”入朝任户部善书时,将其代表作《大学衍义》进献给宋理宗,朱子文化因其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真氏思想还传到国外,产生积极影响。韩国儒学鼻祖李退溪一生对真德秀著作“敬之如神明,尊之如父母。”与所有大儒相同,真德秀十分注重追求道德圆满。他要孩子牢记“一生短,千载长,不欠名位,只欠德业。”这给俊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快到期末考试了,有细心的同学发现廖俊波这段时间经常神出鬼没,有时在半夜后才回到宿舍,每次回来蹑手蹑脚,生怕吵醒大家。同学们心想这么迟,学校教室、宿舍早就熄灯了,他到底在干嘛?大家忍不住好奇心,有一次偷偷地去查个究竟,发现教室有微弱的亮光从玻璃中透出,往里一看,这才明白原来廖俊波是在煤油灯下夜读。这种吃苦的勤学精神感染了不少同学,不由地暗暗向他看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年大志的廖俊波常常以此勉励自己,将来要成就一番抱负。如同童年时养成的吃苦精神一样,少年时代养成的这种拼劲,相互叠加在一起,使得廖俊波在后来的人生中比别人更多了一种自觉的、自然而然的责任感,驱动着廖俊波的事业不断前行。

1990年夏天,廖俊波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平师专毕业,分配到邵武市大埠岗中学任教。邵武可谓形势大都。古人称地势高下为形,地形险恶为势。根据朱熹的观测断定,邵武是屏卫皇都的第四重的山巅。北邻江西,南瞰八闽,东朝大海,西接圣地。城区“左卫福山,右旋寿屿,前业重重岗,三峰峙其南,后拥金汤,万峰耸其北。”水随山走,在闽北有多少山就有多少水。邵武全境“水随山曲折回肥,为涧为壑”,特别是樵南溪之水,由城南入城,逶迤九曲,北出樵溪门,注入富屯大河,下流闽江。因此邵武又别称“樵川”“樵阳”。樵川两岸,翠绿成荫物埠民丰,生机盎然。有诗赞樵川人景,其中邵武人题写的“樵岚秋稼”道尽邵武“社酒鸡豚常尽欢”的太平景象。樵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出将入相,南渡第一名臣”的李纲;有被梁启超赞为“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的袁崇焕;有大爱至绝遣子创业的黄峭;有神秘的太极宗师张三丰;有朱子之师,兵部尚书却去官归隐的黄中;有为忠臣伸冤而被秦桧销职的何兑;抗金战元令敌军丧胆的将军杜果。这里历史上曾出过2个宰相、7个兵部尚书、271名进士,建县1700年的邵武无数英杰如群星般辉耀历史星空。

自诩为“樵夫”的廖俊波,把邵武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自认是樵川之子。他深爱樵川的一草一木,更喜当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敬仰名臣宰相李纲。李纲一生壮烈,对敌人如钢如铁,对百姓却是无限关爱。他的《病牛诗》把自己的人民性表达的淋漓尽致:“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这首诗也成了俊波一生的座右铭,也因如此,廖俊波从不肯吃牛肉。武夷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洪少峰曾问俊波:“为什么不吃牛肉?”俊波答曰:“牛是最辛苦的动物,它忙忙碌碌干了一辈子的活,怎么还忍心吃它呢?!”


分享到: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