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多政策为企业“松绑” 破解企业降杠杆难题 福州7月1日起实行新规
当前位置: 邵武新闻网>头条新闻> > 正文

邵武市立足生态优势 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2019-05-09 09:39:48 来源:   责任编辑:   

本网讯  今年五一,放假时间从原来的3天增加到4天,这给旅游业带来了新商机。位于我市的武夷温泉旅游景区抓住节点积极谋划,有针对性地推出了系列优惠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

武夷温泉前身是瀑布林温泉度假村,早在2013年就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具有“中国第一森林温泉”的美誉。但由于经营不善,2017年被省旅游局摘牌。去年以来,景区在旅游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完成了各项升级改造。

“去年,这个项目获得省委拉练检查组的好评之后,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从资金人员政策等方面积极扶持,使项目的建设加速推进。”市文体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晓倩说。

经过努力,景区终于在2018年12月又重新拿到了国家4A级旅游区的牌照。据介绍,重组后的武夷温泉对业态进行升级,定位为温泉度假区。还尝试引进了分时度假的理念,把景区的28套客房加盟全球度假交换行业的领军企业——国际度假联盟RCI。

“要入选RCI,必须自然环境要好,酒店各项服务要好,然后设施设备也要达到它的标准,才能够加入这个联盟。”武夷温泉旅游景区营销经理朱嘉星介绍说,加入RCI就等于给景区宣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RCI自身有300多万个会员家庭,所有会员都能从网站上看到景区酒店,吸引他们前来游玩入住,这在无形当中提高了邵武温泉旅游的知名度。

其实,温泉旅游只是我市打造全域旅游的一个点。自被列为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市以来,我市主动作为,创新思路和举措,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主导产业来抓,以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全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补齐配套短板、丰富旅游业态,全力打造316国道和205省道旅游观光带“双线互动”,不断打响邵武旅游品牌。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和平古镇为核心的全域旅游格局。

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打造全域旅游新版本,我市充分利用地处武夷山和泰宁两个旅游热点之间的特殊位置,将各个旅游景点串珠成链,以“旅游+”为战略,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促进旅游产业由山水资源型向文旅综合型、单一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型发展。

“旅游+养生”:重点建设水北体育养生、温泉养生旅游,推进南武夷药博园、正和堂等一批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项目做活做大做实,并积极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旅游+文化”:深入挖掘张三丰文化、红色文化、书香文化、黄峭文化等,加快完善和平古镇、金坑红色旅游等景区建设;融入傩舞、三角戏等打造文化旅游业民俗展示表演的主打品牌,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演艺节目。“旅游+工业”:培育旅游观光工厂,积极推动味家竹艺品制造、现代家用、顺鑫肉牛等邵武特色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工业观光旅游。

以此同时,推进“水美城市”项目建设,以整治后3.5公里的富屯溪沿岸为基础,通过建筑照明、泊岸照明、桥体照明、激光瀑布等形式,勾勒出大桥及两岸建筑、景观,游客可以乘坐画舫夜泛紫云湖,欣赏由建筑、山水、灯光营造的视觉盛宴。去年,还完成了紫云湖畔栈道与古山溪滨河步道闭合,实现步行环游整个紫云湖。

随着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我市旅游经济运行情况不断向好,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节节攀升。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71.32万人次,比增20.97%;旅游总收入近4亿元。而2018年,实现接待旅游总人数778.55万人次,比增20.1%;旅游总收入107.35亿元,比增36.8%。

“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力争引入有实力的客商,投资开发邵武优质旅游资源,主要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着力补齐一批旅游基础设施短板,打造一批新业态,提升我市旅游景区品质,通过文体旅的有机融合,扩大邵武旅游品牌知名度,全力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刘晓倩说。 (邓贤龙 罗嫣然)

分享到:
ICP备案:闽ICP备2021003539号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200012]
主办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邵武市融媒体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6227918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举报邮箱:swxw519@163.com
邵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